對于 2024 年取得的成績,公司方面表示 2024 年是穩健增長的一年。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突破 72 億元大關,達 72.03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6.93%;實現歸母凈利潤 5.75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0.40%,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展望 2025 年,公司將圍繞 " 科技賦能 "、" 智慧運營 "、" 價值再造 " 為發展理念,通過三大價值引擎(智能裝備產業化、服務模式平臺化、數據資產資本化)驅動增長。
持續推動 " 數智化 " 降本增效
玉禾田作為一家綜合性城市服務運營商企業,其業務存在著勞動密集型的特征。據公司年報數據,期內公司在職員工數為 95014 人,其中生產人員數為 92724 人。
因此,對傳統作業模式進行智能化、數字化、無人化的改造,是實現降本增效的重要舉措。
公司在交流會提到,目前公司引入 1 噸智能清掃機器人、3 噸級無人駕駛掃路機器人和巡查無人機等各類環衛智能裝備,進行聯合智能化管理與運營服務,實現人行道和機動車道同步清掃、市容市貌巡查聯動作業。
此外,公司還通過自主研發的智慧城市運管維平臺,可以實現所有環衛車輛數據化管理,實時狀態監控,從以往的人工排班到系統自動排班,提高環衛作業效率,實時掌控環衛作業數據,實現精細化管理和運營,真正做到 " 降本增效 "。
公司方面表示,目前,公司運營的項目成本中,人力成本占比為 50%,公司穩步推進智能化替代,有計劃地通過智能裝備替換人力,節約運營成本。公司目前在深圳試運營的自研裝備替代項目,取得了較好的降本效果。
不過,也有投資者表達了對 " 環衛機器人 " 大規模使用,可能造成大規模裁員的擔憂。
公司方面表示," 環衛機器人 " 的應用將采取漸進式推進策略。在推進技術升級過程中,公司將秉持審慎穩健的原則:一方面在標準化作業場景逐步引入智能裝備,另一方面保留需要人工判斷的復雜作業環節,通過人機協同模式實現平穩過渡。我們高度重視技術革新過程中的社會責任,將通過崗位轉型、技能培訓等方式妥善安置現有員工,在提升運營效率的同時,兼顧就業穩定和社會效益,實現企業與社會共贏發展。
多元化開拓第二增長曲線
近幾年來,玉禾田的營收連續保持兩位數的同比增長。公司未來如何保持業績增長態勢,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公司方面表示稱,未來將重點拓展高附加值領域,如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智慧市政(照明 / 管網運維)、再生能源等新興市場,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當前,公司并購的深圳永恒光智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累計三個年度實現的營業收入 113,499.38 萬元,凈利潤 13,174.57 萬元,為集團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此外,公司還將進一步加強科技賦能。加大 AI 算法、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研發投入,構建 " 裝備 + 數據 + 服務 " 的一體化競爭力,強化行業技術壁壘。
據了解,玉禾田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曉潤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曉潤智科 ")構建智能化管理平臺,為環衛設備、人員及車輛運營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曉潤智科作為玉禾田的 " 智慧大腦 ",整合 AI 算法及大數據分析技術,顯著提升了作業效率與管理精細化水平,驗證了技術商業化落地的可行性。
多舉措提升回款速度
年報顯示,2024 年玉禾田應收賬款為 42.18 億元,同比增長 29.14%。由于近幾年宏觀環境變化,園林環保、城市服務等行業普遍面臨回款難的問題。投資者對于玉禾田的應收賬款回款情況十分關注。
玉禾田方面表示,隨著公司營業收入規模擴大,公司應收賬款金額有所提升,但整體在可控范圍內。應收賬款管理是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國家近期出臺的相關政策也有助于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改善企業應收賬款回收狀況。同時,每個項目公司均設有專門的應收賬款管理小組,項目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每月召開應收款專題會議通報收款情況,每周向集團總部匯報收款進度;出現特殊情況會啟動預警機制,及時形成處理方案,以保證應收賬款的及時收回。
公司 2025 年一季度回款金額達 17.74 億元,同比增長 21.26%,回款能力顯著提升。
此外,也有投資者對減持情況保持關注。
公司方面表示,公司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 47.92%,目前沒有減持計劃,且其股票質押僅占公司股份的 14.24%,質押股份風險可控,目前不存在平倉風險或被強制過戶風險,不存在負擔業績補償義務的情況,不存在股份被凍結、被拍賣或設定信托的情形。(本文首發鈦媒體 App,作者 | 周健,編輯 | 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