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李馨婷
因為娃哈哈的一則聲明,在市場上低調已久的今麥郎突然引發關注。
近日,娃哈哈純凈水產品委托今麥郎代工現象引發熱議。5 月 15 日上午,娃哈哈集團發布聲明,稱與今麥郎確存在委托代工關系。其進一步指出,代工期間集團自查發現個別純凈水產品未通過出廠抽樣檢測,自 2025 年 4 月起,集團已終止與相關代工方的合作。
一年給娃哈哈代工 12 億瓶水
飲料行業標準化程度高,對于輕資產模式運營以及產能階段性短缺的飲料品牌來說,產品委外加工是常見現象。
5 月 16 日,今麥郎董事長范現國接受新華網采訪時指出,"2024 年娃哈哈純凈水銷量暴增,娃哈哈為保障市場需求,在全國尋找瓶裝水代工廠,經過篩選后發現今麥郎在全國有 26 個生產基地,具有運輸半徑短的優勢,可以降低運費,同時今麥郎 115 條飲料流水線中有 32 條高速流水線,基于這樣的生產規模和性價比,最后雙方達成協議。"
采訪中,范現國透露,在 2024 年銷售旺季、自身產能緊張的情況下,今麥郎仍優先支持娃哈哈。從去年 5 月份洽談合作到今年 5 月,今麥郎共為娃哈哈代工生產了 5000 多萬箱,相當于 12 億瓶的純凈水。據其介紹,今麥郎的飲用水產品包括藍標水、涼白開、今礦,每年銷售量達 120 多億瓶,而娃哈哈代工產品占到其自身產能的 10% 左右。
今麥郎的前身是華龍集團,創始人范現國出生于河北省隆堯縣。1994 年,康師傅和統一兩大方便面品牌剛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留意到商機的范現國當即拉上親朋成立華龍集團,推出方便面產品。
隆堯縣正是小麥的生產基地,背靠原料生產地,范現國推出定價僅 5 毛錢的方便面產品,迅速搶占了農村市場。據媒體報道,成立僅 6 年,華龍集團就創造了 1 億包的年銷量。
2002 年,華龍集團推出 " 今麥郎彈面 ",并將品牌升級為 " 今麥郎 ",轉向城市市場發力。今麥郎方便面推出一年,年銷售額便達到了 1 億元規模,并成為能與康師傅、統一相抗衡的方便面新興品牌。
此后幾年,今麥郎業務一路擴張,并兩度向行業巨頭借勢。2004 年,今麥郎與日本方便食品巨頭日清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2006 年,今麥郎又與統一合資成立公司,進軍飲料業務。不過,2015 年與 2016 年,今麥郎與日清食品和統一的合作便先后宣告結束。
方便面銷量見頂,飲用水業務待突圍
近 10 年來,今麥郎方便面與飲料業務面臨的市場競爭加大。
世界方便面協會數據顯示,2013 年,中國方便面銷量達到了 462.2 億包的頂峰,后續受到外賣平臺沖擊,2014 年至 2016 年三年銷量下降近 80 億包。隨著方便面市場增量見頂,為搶占市場份額,今麥郎針對低線市場推出 " 一桶半 "、" 一袋半 " 等大份量產品,還推出了高端品牌 "0 油炸免煮拉面 " 拉面范,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板面大單品等。
英敏特數據顯示,按方便面銷售額份額計算,2018 — 2019 年,康師傅、統一、今麥郎與白象的市場份額分別為 46.6%、16.3%、15.8% 與 7.5%。而根據各方公開數據,2023 年與 2024 年,今麥郎的市場份額下滑到了行業第四,白象的市場份額則上升到了第三。
飲料業務方面,多年來,今麥郎陸續推出了藍標水、涼白開、今礦三款產品,分別布局飲用水市場的 1 元、2 元、3 元價格帶。還推出了蘇打水、冰紅茶、綠茶等產品,以及茶飲料品牌茶粹與能量飲料品牌天豹等。據媒體報道,2022 年,今麥郎涼白開產品的銷售額突破了 30 億元。
不過,包裝飲用水市場集中度較高,頭部企業地位穩固,今麥郎突圍壓力不小。灼識咨詢報告顯示,2023 年,按零售額計,行業前五名分別為農夫山泉、華潤飲料、景田百歲山、娃哈哈與康師傅,其中,農夫山泉與華潤飲料市場份額共計超過 40%。另據馬上贏數據,2023 年一季度到 2024 年四季度,今麥郎的市場份額始終在 2.01% 以下,市場排名保持在第 7 位。
受業務增長乏力影響,近年來,今麥郎營收整體下滑。根據河北省工商業聯合會公布的歷年民營企業 100 強榜單,2019 年至 2021 年,今麥郎投資有限公司的營收分別為 218.488 億元、240.429 億元和 241.455 億元。工商信息顯示,今麥郎投資有限公司持股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今麥郎食品),今麥郎食品則控股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起,上述榜單中,今麥郎方面的企業主體變為今麥郎食品。2022 年,今麥郎食品營收為 190.76 億元,到 2023 年,今麥郎食品營收進一步降至 165.7 億元。
或許是因為食品飲料業務增長乏力,今麥郎多年來的資本化進程也并不順利。
2017 年,今麥郎宣布正式沖刺 IPO,后不了了之。2019 年,上市公司萊茵體育(000558.SZ)的控股股東萊茵達集團與自然人范明科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約定前者將其持有的萊茵體育 3.73 億股股份(占萊茵體育總股本的 29.00%)轉讓給后者。而范明科與今麥郎創始人次子同名,因此外界認為今麥郎將通過獲得萊茵體育控制權轉讓的方式借殼上市。此后,因為交易方未在約定時間內支付股份轉讓價款,交易終止。到了 2020 年,今麥郎又與中信建投簽訂上市輔助協議,準備沖擊 A 股,但上市計劃再次擱置。
在上海博蓋咨詢創始合伙人高劍鋒看來,盡管當前與行業龍頭存在差距,但今麥郎仍有一定市場機會,值得在行業內長期堅持。
高劍鋒認為,今麥郎會走康師傅、統一這樣的綜合型食品飲料集團的路線。飲料業務方面,今麥郎入局錯過了早期行業快速發展的市場窗口,錯過了成為主要細分賽道頭部的機會。但由于飲料行業的整體門檻不高,通過產品跟隨與創新,今麥郎仍然能有搶占市場份額的機會。
" 這兩年,統一一直在做 ‘食飲合并’,即通過對食品和飲料業務兩大板塊進行合并運營,降低運營成本,發揮兩大業務的協同效應,從而實現業績增長。對于今麥郎來說,這是一個可以觀察、借鑒的運營策略。" 高劍鋒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