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阿力米熱
2025 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頂住壓力平穩運行,GDP 達到 66.05 萬億元,實現了 5.3% 的增速。上半年經濟有何特點?下半年宏觀政策該發力?
在 8 月 1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蔣毅介紹到,上半年,內需持續發揮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貢獻率達 68.8%;外貿展現強勁韌性,進出口規模突破 20 萬億元,出口增長 7.2%。
與此同時,產業結構在持續優化升級。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 11.1%。智能無人飛行器、智能車載設備制造等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9.5%。
關于下一步經濟工作,時代周報記者獲悉政策方向為持續擴大內需促消費、反內卷式競爭,優化供給。其中,反內卷擴內需與優化供給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方面各側重又相互關聯。
治理企業無序競爭
促消費方面,今年以來,國家及地方陸續推出了一系列提振消費的舉措,疊加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動,重點商品消費持續升溫,服務消費也日趨旺盛,各項擴內需政策正在落地顯效。
數據顯示,上半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 52%。其中,以舊換新已帶動商品銷售額超過 1.7 萬億元,限額以上家電、通訊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 30.7%、24.1%,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 40.3%。
蔣毅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第三批 690 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已全部下達完畢,第四批 690 億元資金將于 10 月份下達,屆時將完成全年 3000 億元的資金下達計劃。
作為擴大內需的協同政策,反內卷式競爭也是下半年的重點工作。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 " 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同時,在新聞發布會上,體制改革綜合司司長王任飛也提到要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
那么,國家為什么在此階段著重提反內卷?
具體來看,因為在需求有限的情況下,不少行業投入了大量社會、人力、材料等成本,整體收益卻未達預期。因此,在面臨庫存與產能壓力時,很多企業通過大幅降價來提升產品銷量,內卷式競爭愈演愈烈。
而這種內卷現象已形成負反饋,例如在生產價格指數方面,當前 PPI 已連續 33 個月負增長;2025 年上半年,如汽車制造業等行業產能利用率低于 75%,產能過剩隱憂凸顯。因此,國家也多次強調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
降低跨省交易成本推進大市場建設
與此同時,通過反內卷,也能規范市場秩序、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讓消費者更愿意消費,從而促進內需增長。蔣毅表示," 良性競爭一定程度上能為消費者帶來價格優惠和消費福利。"
反內卷,具體要怎么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是破解內卷式競爭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持續推進重點行業產能治理,推動市場供求從供大于求轉向基本平衡。另一方面,加快推進價格法修訂。
蔣毅表示,針對低價無序競爭問題,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目前修正草案中進一步明確了低價傾銷等不正當價格行為的認定標準,將重點治理為排擠競爭對手或獨占市場,低于成本價傾銷的行為,并將服務納入低價傾銷規制范圍。
" 此外,還將加強政策宣貫和提示提醒。選取‘內卷式’競爭問題比較突出的行業領域,有針對性開展成本調查,摸清生產經營情況,督促企業自覺規范價格行為。" 蔣毅說道。
不僅如此,在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過程中,正通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降低跨省交易成本,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 GDP 比率同比下降 0.2 個百分點;全國省際貿易銷售額占全部銷售收入比重為 40.4%,較上年同期提高 0.6 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都從一些側面反映市場交易成本在降低,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為加快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供了有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