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 · 亨利式結尾的特點是,在故事的結尾主人公的命運往往會逆轉,可你細想,卻又覺得雖然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前幾天上線的國產機甲射擊對戰游戲《解限機》,就目前而言,它給大伙展現了什么是標準的歐 · 亨利式結尾。
從被央視提名點贊,國人老外們翹首以盼,到上線后好評率只有 62%,玩家在線數直接腰斬。這大喜大悲的轉折,僅僅用了不到一周時間。
7 月 2 日開盤還有 41.55 港元 / 股,7 月 9 日開盤,就只有 34.4 港元 / 股。。。我說它和 7 月 2 日公測的《解限機》無關,你信嗎?
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得從 10 年前開始講起。
眾所周知,西山居是個偏科生,作為一家游戲公司,人們常常把它和武俠捆綁到一起。
說好聽點,它可以靠劍網三躺著賺錢;說難聽點,一旦劍俠情緣 IP 后續乏力,整個公司都要大地震。
勿謂言之不預也,仙劍、古劍奇譚牛逼吧,你再看看做出它們的公司現在是怎么個情況:大宇都把 IP 給賣了,燭龍都將近 7 年沒有做古劍的續作了。
變化發生在 2014 年,西山居的一次英國之行。
當時英國貿易總署為了給當地中小型游戲公司拉投資,邀請了一批中國游戲公司前去考察,西山居看中了一家做太空射擊游戲的團隊,于是給投了一筆錢。
后來這英國公司瘋狂燒錢,于是西山居索性讓對方來珠海聯合開發,然后又拉來了《合金裝備崛起》的制作人松山重信當制作顧問,邀請了一些日本的機甲設計師進行合作。
為啥《解限機》影響如此之大,就是因為它對西山居來說,是一次自我改革的機會。路能不能走寬,就看它啥實力了。
該說不說,搞科幻機甲題材也算是圓了西山居 CEO 郭煒煒的夢,他是個機甲愛好者,小時候看高達,長大后拼模型,對高達歷史如數家珍,甚至還原創過草圖。
他本人不是沒想過在國內開發相關游戲,可問題就擺在那,一方面,你拿不準做出來會有多少人玩,畢竟當時 LOL 有多火,大伙都清楚。
另一方面,機甲這玩意有點特殊,國內游戲圈有相關工作經歷的并不是很多,外行去設計只會露怯。
武俠游戲里設計一套動作,你甚至不用考慮其合理性,但設計機甲不同,它往前突進的時候,排焰口的每個零件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化,你都得想好,否則畫面就會顯得十分廉價。
之后,英國團隊先是被撤掉,緊接著又因為溝通和設計上的問題,西山居沒能和日本團隊繼續合作下去。
交了一波學費后,項目成了西山居的獨角戲。
不過在這段時間,西山居倒也不是原地踏步。
從 2014 年接手金山旗下另一工作室的 FPS 游戲《反恐行動》開始,它通過你聽過沒聽過的項目,像是《少女咖啡槍》、《自由禁區》、《雙生視界》、《塵白禁區》等,積累了不少射擊游戲的經驗。
直到郭煒煒在 21 年年底接手,《解限機》項目才真正意義上開始步入正軌,一年要燒一個億。
作為玩家,接觸到這個游戲,應該是 2023 年宣傳片公布之后的事了。
視頻播放量在 B 站有 100 多萬,評論整體偏正面,機甲的設計也很符合蘿卜粉絲的審美,遠程 + 近戰的設計相當熱血。
這也讓他們十分興奮,甚至讓西山居可以提前準備好塑膠材質的模型玩具,到時候正好賣給膠佬。
評論區甚至還能看到哭訴萬代不做人,建議西山居買下高達 IP,重鑄機甲榮光。
幾個月測試的時候,小發也品鑒過一番,差友們可以結合起來看看解限機在這幾個月做了什么,這波差評的根源究竟在哪。
任何一款游戲,新手引導都是重中之重,而《解限機》的新手引導聊勝于無。
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游戲主界面折磨的暈頭轉向,光是區分每一個分頁究竟是什么功能就花了很久。
很多人可能都是先玩過幾局后,才發現自己菜的原因,是因為跳過了操作的學習。
這個摸索的過程是痛苦而漫長的,因為 PVP 對局中不能隨便更換英雄。當你在戰前選好了機甲后,接下來的一整把,你只能操作它了。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在戰斗剛開始的時候就感覺坐牢,那你接下來一整把都會坐牢。
這是《解限機》給你上的第一節課——著急開打的人不配有游戲體驗。
比如機甲的強度梯次分明,平衡性還是沒有解決。
對面重型格斗機兵赤霄追著我的隊友強力輸出,開黑豹的我,像是電影里無能的丈夫,連看都不敢看一眼,生怕被拉過去一頓錘。
而市場里購物所需的貨幣,有兩種獲取方式,1、氪金;2、玩那個半死不活的搜打撤模式,通過出售撤離帶出來的道具來兌換。
也許愛玩搜打撤的老哥就要樂了,這樣大伙都來搬磚,甚至還能找商人用黃幣換人民幣買排骨吃。游戲贏,玩家贏,商人贏,也就苦一苦 6V6 模式的好兄弟,罵名我來擔!
因此,整個市場流通的貨幣極少,很多玩家哪怕摸金帶出了最頂級的物資,除極個別以外,都很難賣出去。哪怕是商人,都是在降價賤賣物資。
也就是說,游戲現在已經處于嚴重的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之中。
現在游戲的美術,仿佛有種滲透到骨子里的土味。
如果我沒有玩過 FS 社的裝甲核心,也許我會接受這種特色,可現在,我真覺得有點 low 了。
都是大眼睛、長睫毛,妝容精致,皮膚細膩,嘴巴像是剛剛去韓國打了玻尿酸,臉蛋像是進行了十級美顏。
哦對,捏臉系統還被閹割了,你沒得選,只能從幾個角色里挑個順眼的,后續買裝扮給角色打扮。
我特別想給開發團隊一個建議,要是不太會捏臉,為啥不問問隔壁的《塵白禁區》部門呢?
女駕駛員走貓步,抖胸抖屁股,男駕駛員也是緊身皮衣加雙開門大冰箱身材,就差鼓大包了。
小發承認我確實好這口,畢竟民間有句老話,大頭兒子小頭爸爸。
但每次機甲被打爆駕駛員彈出,都要來段抖胸的動畫,說實話,真看膩了。
我理解并尊重每個人聲音的特色,但放到游戲里還是有點難崩。似乎《霍格沃茲之遺》酒館老板娘那個的有點 man 的配音,我都覺得順耳了很多。
反倒是機甲,由于其他方面的襯托,它那略帶塑料感的游戲內建模,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了。
操作手感這一塊,它不敢說有多厲害,但放到國內同類型游戲里絕對是矮子里拔高個,數一數二。
輕型機甲機動性強,重型機甲很有力量感。
我玩輕型狙擊機當老六竄來竄去,在山頂偷偷打狙,看對面爆炸的時候特別爽;被對面近戰大哥肘的時候,感覺是挺絕望的。
后邊游戲平衡整好點,把不能對局中換機甲等垃圾設計改一改,感覺玩起來體驗不會差到哪去。
再咋說,這玩意也是免費開玩的,把它和裝甲核心那些買斷制游戲比,多少有點欺負人。
你不能把 steam 好評率完全套用在內購制的網游上,畢竟三國殺常年霸占差評榜,也沒少看到它賺錢。《燕云十六聲》被狂噴,誰能想到它賺麻了。
聊了這么多,我只希望,它不會變成第二個《邊境》,在一片罵聲中消失。
畢竟玩家們打出差評,是希望游戲變好,而不是希望它死。
撰文:張大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