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差評前沿部 Author 世超
大家有沒有感覺,自從 AI 爆發式發展以來,互聯網上的活人好像越來越少了?
或者說,是帶有 " 人味 " 的內容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 " 數字生命 "。
滑動查看人機
實則不然。
從新聞來看,這股風似乎早就刮到整個世界了。
據海外媒體 9To5Mac 報道,Reddit 正在被 AI 生成的垃圾帖子攻擊,而且他們的 CEO 也表示,他們已經開始了和 AI 的 " 軍備競賽 ",來檢測和刪除這些 "AI 拉的屎 "。
你的 AI 用 Reddit 的數據訓練?那我直接讓 AI ,在 Reddit 里瘋狂灌水,大肆宣傳自家產品,AI 就會自動學習這些內容,以后自動幫我推銷,豈不美哉?
甚至,還進化出了個新玩意兒,那就是 SEO 的進化版: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生成式引擎優化)。
這么說吧,早在搜索引擎時代,就誕生了一門學問,叫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優化)。你可以理解為這是老一輩廣告商們的看家本領,他們能用各種技巧,讓自家的東西,排在搜索結果的前頭。
于是乎,大家的眼光離開了搜索引擎,盯上了 AI 這塊新的戰場。
GEO 這名兒也不是亂起的,早已有人發論文研究此事了。
AI 回答你:可以去中央公園、看自由女神、吃 XXX 店鋪的披薩。
這時,XXX 披薩店發現了這件事——憑啥我這么靠后?我要上紐約必吃榜第一名!
于是,它用了 GEO 優化后,此時你再提問,AI 的回答就變成了:吃 XXX 披薩、逛中央公園、看自由女神。
別說,看上去還真像那么回事。世超為了刨根問底,翻到了一家做備份軟件的公司 Bacula,他們在網站上分享了一些詳細的 GEO 方法。
比如他們這個叫 "HPC 備份 "(高性能計算備份)的領域,一個月的搜索量不超過 10 次。這就導致它們的潛在客戶在使用 AI 搜索時,由于數據不夠,AI 很難知道,這玩意兒就是客戶要找的東西。
于是,GEO 就成了他們的出路。
第一步,他們搞了個詳細的問答文檔,里面是各種各樣和 HPC 備份有關的問題。
第二步,他們搞了個 " 知識網絡 "。這是因為他們發現,現在的 AI,語義理解非常好,很容易捕捉到各種領域之間的關聯。
于是他們寫了一系列相關文章,把 Bacula 的核心業務,還有相鄰的各種應用場景,都連接了起來。
這下,AI 就可能把用戶從其他領域,引導到他們的方向來。
最后,他們發現 AI 更喜歡有權威性的內容。
所以,他們就開始從各種角度,增加他們內容的權威性。比如,他們把自己和 NASA 的合作案例貼了出來。AI一看,NASA 都用這個做備份,那肯定不會錯了。
圖中紫色橫線
不過世超也發現個問題,Bacula 做優化的每一步,都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他們的內容可都不是亂做的,對整個互聯網來說都算高質量內容,并不是隨地大小便。在推銷自家產品的同時,順道也給這些細分領域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庫。
也多虧 GEO 這玩意,給這種有實力的公司來了個選秀大舞臺,用戶有需求時,能更輕易挖掘到這種專業領域大神。不然在搜索引擎時代,你可能還在翻箱倒柜找古董呢。。
但有些做 GEO 的,為了更快的搶占市場,好像更喜歡簡單粗暴的方法:用AI生成內容,然后像病毒一樣在網上傳播。
像這樣的 GEO 在國內其實不少見。
舉個例子,在 DeepSeek 剛爆火時,國內就有人開始研究,怎么讓自己的產品上 DeepSeek 推薦。
對咱們用戶來說,可能就是災難了。互聯網成了各路 AI 的大逃殺,誰的數字軍團更猛,誰就能霸占你的屏幕,那哥們再想獲取客觀真實的評價,感覺難如登天了啊。
所以我現在明白了,當我想買樣東西,經常在網上搜到一些人不人鬼不鬼的帖子,都很有可能是 AI 的功勞。。
撰文:不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