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量化團隊警告稱,美股市場資金流入速度正在放緩,這可能令美股更容易受外部沖擊影響。
摩根士丹利量化與衍生品策略團隊(QDS)負責人 Chris Metli 在其最新報告中表示,盡管標普 500 指數自 4 月低點已上漲 25%,但近期反彈動能減弱,周二的溫和 CPI 數據和英偉達的正面消息未能激發加速上漲,市場對頭條新聞的反應趨于理性,僅在真實沖擊下才波動。
報告強調,來自散戶、系統性策略和股票回購的被動資金流入預計在 7 月下半月放緩,這雖不意味著反彈結束,但會使市場更脆弱。
未來一個月,市場面臨多重潛在催化劑,包括美聯儲會議、非農數據、關稅政策截止日期,以及標普 40% 市值的公司將在 7 月最后一周發布財報。報告稱,若財報、宏觀指標或關稅政策出現負面因素,短期內可能引發 5% 左右的回調。
資金流入數據顯現放緩跡象
散戶對美股的需求正在按季節性模式放緩。
大摩的數據顯示,散戶資金流入速度已從月初的每日 35 億美元降至目前的每日 15 億美元,預計隨著夏季推進將繼續放緩。
從倉位角度看,最具支撐性的因素是對沖基金凈敞口仍保持溫和水平。
大摩指出,對沖基金凈頭寸目前為 51%,處于歷史中位水平,美國多空策略今年迄今錄得 4.9% 的盈利緩沖。
報告認為,考慮到市場表現良好、基本面趨勢積極,以及關稅潛在影響有限,這一溫和定位留有上行空間。這意味著在市場轉向下行前,對沖基金可能需進一步增持,推動 " 先高后低 " 動態。
看漲因素還包括,在市場下跌時,交易商的伽馬敞口會增加,可能提供支撐。雖然在當前點位扣除杠桿 ETF 的空頭伽馬后,交易商可能沒有太多多頭伽馬,但在僅 2% 的下跌中,期權多頭伽馬會翻倍,這可能減緩任何跌勢。
7 月底多重事件集中爆發
展望月底,多個潛在市場推動事件正在聚集:美聯儲決議,非農數據(疲軟數據可能強化降息預期)," 關稅大限 " 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