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VIVE 預告將于臺北舉行發布會,被指 8 月推品牌首款智能眼鏡
全球首款碳化硅波導全彩 AR 眼鏡 Coray Air2 發布,重 49g,首發價 4999 元
影目 CEO 楊龍昇:小米入局 AI 眼鏡帶動行業流量激增十倍,今年銷量預計翻三倍
全國政協 " 推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會議提及上海博物館古埃及文明沉浸式大展
VR 影院 " 全時空間 " 隆福寺旗艦店主辦的大空間 IP 內容品鑒交流會圓滿落幕
寧夏元生未來科技與深圳元象信息科技聯合運營的沉浸式體驗空間正式落地銀川
《盛世大明 · 應天尋龍》VR 空間將于 7 月 18 日在明孝陵博物館首開亮相
郵儲銀行全國首批虛擬營業廳 VR 端在重慶亮相
黃仁勛回應 " 蘋果 AI 進展緩慢 ":他們自有節奏,能力上不用懷疑
Meta 被曝又從 OpenAI 挖走兩名頂級研究人員
01
HTC VIVE 預告將于臺北舉行發布會,被指 8 月推品牌首款智能眼鏡
7 月 16 日消息,HTC VIVE 日前在社媒平臺預告將于北緯 25.033 ° 東經 121.564 °(即臺北 101 大廈)舉行發布活動,官方除 "What's Next" 外并未給出過多提示。
據了解,在 2021 年,HTC 發布了旗下首款輕量級的沉浸式 VR 眼鏡 VIVE Flow,這款產品主打輕便與小巧。在 Flow 前面板下左右兩側有兩顆支持 6DoF 的定位攝像頭。它們不但可以支持使用者在佩戴眼鏡時在虛擬環境中自由行走,還可以切換顯示,方便用戶在室外使用時能顯示內容也可以切換到攝像頭觀察室外的環境。如今,該品牌預計將進一步延伸其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產品線。(新聞來源:PChome 科技)
02
全球首款碳化硅波導全彩 AR 眼鏡 Coray Air2 發布,重 49g,首發價 4999 元
7 月 16 日,成都光嶼高維旗下品牌 Coray 正式發布新一代旗艦產品 Coray Air2 彩色智能 AR 眼鏡。作為全球首款采用刻蝕碳化硅波導 + 全彩 Micro LED 方案的消費級 AR 設備,其 49 克超輕機身、6000nits 峰值亮度與 " 全權限開放 " 生態體系,標志著消費級 AR 從 " 封閉硬件 " 向 " 開源平臺 " 的范式躍遷。
據了解,Coray Air2 的核心突破在于刻蝕碳化硅光波導的商業化落地。作為硬度僅次于鉆石的 " 光學鉆石 ",碳化硅材料的納米級刻蝕精度要求極高 —— 光柵周期控制需精確到納米級,刻蝕深度誤差需小于 5nm,否則將導致光效衰減或彩虹紋干擾。Coray 聯合廣納四維使用 DUV 光刻 + 反應離子刻蝕工藝,搭配定制相位掩模版,將單片刻蝕均勻性控制在 2% 以內,大幅消除彩虹紋效應,同時實現 0.7mm 超薄波導片與 4g 的極致輕量化(單片重量)。
配合全彩 Micro LED 顯示方案,其光學系統實現 8BIT 真全彩顯示(1677 萬色),90% 高透過率,峰值入眼亮度達 6000nits,即使在強光戶外環境下,畫面仍能保持清晰通透。這一參數遠超傳統衍射波導設備,解決了 AR 眼鏡 " 室內清晰、戶外泛白 " 的行業痛點。(新聞來源:維深信息)
03
影目 CEO 楊龍昇:小米入局 AI 眼鏡帶動行業流量激增十倍,今年銷量預計翻三倍
近日,影目 CEO 楊龍昇接受了行業媒體的采訪,其表示,小米入局對整個行業是個好事。AI 眼鏡以前屬于小眾人群,很多人開始關注到這個領域,對整個市場的教育、大眾的認知度有非常明顯的帶動作用。反饋到具體的流量上來看,在首發期間,小米入局對于整個大盤的流量拉升了將近十倍左右。如果日均的流量來看的話,預計對整個行業會有一個三倍左右的流量帶動。
首先,在硬件方面,AI 眼鏡的競爭關鍵在于,是否與普通的眼鏡一般,實現輕量化、小型化,這決定了產品后續能否持續佩戴。另外,他表示,AI 眼鏡的終局離不開光學顯示,也考驗著廠商如何進一步把方案做到更極致(比如良率、成本、顯示效果等等)。
在關鍵的 AI 能力上,如果只是簡單調用普適的 AI 大模型,AI 眼鏡同質化現象突出。楊龍昇表示,AI 做為中間層之一,連接著硬件和場景,考驗著廠商如何利用好 AI,提升數據獲取、實現空間計算等能力。
在供應鏈層面,則是考驗著 AI 眼鏡廠商如何降低硬件成本,使其加速進入大眾市場。
在 " 百鏡大戰 " 開局,當前真正實現產品成熟、用戶驗證、商業路徑清晰的企業仍屬少數。" 百鏡大戰 ",實際上是一場多維度的競爭。" 大廠當前或許屬于試水階段,留給創業公司的,還有兩三年的窗口期 ",楊龍昇表示。(新聞來源:36 氪)
04
全國政協 " 推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會議提及上海博物館古埃及文明沉浸式大展
近日,全國政協召開 " 推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 遠程協商會。此次會議由九三學社中央和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共同承辦。除了全國政協機關主會場,上海、浙江、湖南、廣東、甘肅同步開設視頻連線點,邀請委員、專家學者、文化科技領域的基層工作者與中央宣傳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有關負責同志協商議政。
結合當下實情,立足崗位實踐,瞄準未來發展方向,與會人士展開深入交流,為進一步推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更好更快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會上,在上海連線點,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通分享了一個現象級文化項目案例——上海博物館古埃及文明大展。一年展期內,該展覽收費觀眾將突破 250 萬人次、總收入超 7 億元,直接帶動城市消費超過 100 億元。
05
VR 影院 " 全時空間 " 隆福寺旗艦店主辦的大空間 IP 內容品鑒交流會圓滿落幕
7 月 15 日,由北京全時天地在線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天地在線 ",股票代碼:002995)旗下 VR 影院 " 全時空間 " 隆福寺旗艦店主辦的 " 共生長 創未來 " 大空間 IP 內容品鑒交流會圓滿落幕。這場匯聚 20 余家行業 IP 合作方、發行方及權威媒體的盛會,圍繞大空間 VR 內容生態建設、數字文旅創新發展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共繪行業發展新藍圖。
值得關注的是,國家電影局首批備案的 10 部虛擬現實電影中,有 5 部參與了本次活動。
06
寧夏元生未來科技與深圳元象信息科技聯合運營的沉浸式體驗空間正式落地銀川
7 月 14 日,寧夏迎來重磅級多場景 VR 沉浸探索體驗展 —— 由寧夏元生未來科技與深圳元象信息科技聯合運營的沉浸式體驗空間,正式落地銀川建發三大商場,為這座城市注入科技與文化融合的新活力。
沉浸式 VR 體驗空間的落地,不僅為銀川市民帶來了家門口的科技文化盛宴,更填補了當地融合科技與文化的互動平臺空白。業內人士表示,這一項目的入駐將有效豐富銀川文化消費市場業態,為商業綜合體注入創新動能,成為激活城市文化消費的新引擎。
07
《盛世大明 · 應天尋龍》VR 空間將于 7 月 18 日在明孝陵博物館首開亮相
今年是南京明孝陵建成 620 周年,也是鄭和下西洋 620 周年、明孝陵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2 周年。值此重要歷史節點,一項突破性的文化科技融合項目——《盛世大明 · 應天尋龍》VR 空間將于 7 月 18 日在明孝陵博物館首開亮相。
據了解,《盛世大明 · 應天尋龍》VR 沉浸探索體驗項目從整體的山水格局,到建筑的一磚一瓦,都進行了大量考證。
團隊基于東南大學關于明南京城的研究成果,結合最新考古發現,在虛擬現實、VR 大空間重構了外郭、京城、皇城、宮城的四重城垣格局,并推測復原了以明故宮為主體的宮殿建筑、以大祀壇為代表的皇家壇廟、以六部為代表的中央行政建筑、以大報恩寺為代表的寺廟建筑,以及本項目的核心——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
相睿表示:" 我們的設計團隊與制作團隊通力配合,經過一兩年時間學術考究與論證,運用最新 LBV 大空間技術,突破物理限制,實現高精度三維建模與明初歷史色彩還原。"(新聞來源:江南時報)
08
郵儲銀行全國首批虛擬營業廳 VR 端在重慶亮相
近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虛擬營業廳 VR 端在重慶分行成功落地,并于重慶永川興隆湖支行和重慶黔江濯水支行率先向公眾開放體驗,標志著郵儲銀行在探索元宇宙金融應用領域、打造沉浸式服務體驗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在一樓智慧大廳:佩戴 VR 設備,客戶將置身寬敞明亮的營業廳。數字引導員提供全流程智能導航,客戶可與其進行智能語音交互;數字信息屏實時滾動展示最新的理財資訊等。
在二樓特色空間:客戶可 " 漫步 " 虛擬觀景臺,飽覽重慶標志性的壯麗山巒與江景風光;沉浸式參與反詐反洗錢、安全支付等互動宣教;在特別打造的紅巖革命主題教育專欄 ( 運用 AI 技術 ) ,沉浸式學習革命歷史,感受科技賦能下紅色教育的生動魅力。
上線首月,兩家試點支行已吸引超過 200 名客戶到店體驗。虛擬營業廳 VR 端的成功落地,為客戶開辟了新奇、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新渠道。該行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虛擬營業廳應用,積極探索 " 虛擬會議室 ""VR 銀行 " 等更多創新場景,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創新的力量,致力于讓金融服務變得更智能、更溫暖、更觸手可及。(新聞來源:金臺資訊)
09
黃仁勛回應 " 蘋果 AI 進展緩慢 ":他們自有節奏,能力上不用懷疑
7 月 16 日消息,據新浪科技報道,英偉達創始人、CEO 黃仁勛在回應有關蘋果公司 AI 進展的問題時表示," 蘋果公司有很多杰出人才。我絲毫不懷疑他們具備卓越的人工智能能力。他們做事有自己的節奏,但無論他們做什么,那都會是極其出色的。"
以埃里克塔克為首的股東表示,蘋果在 2024 年 6 月舉行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推出 "Apple Intelligence",稱其將顯著提升 Siri 的功能性和用戶體驗,并暗示 AI 將成為 iPhone 16 的核心賣點。
但股東指出,蘋果當時并未真正掌握可用的 AI 版 Siri 原型,且無法合理預期這些功能能趕上 iPhone 16 的發布時間。
他們認為,從 3 月 7 日蘋果宣布將部分 Siri 升級推遲至 2026 年開始,外界才逐步了解實情。據此前報道,蘋果對自身 AI 進展的評估令市場分析師大感失望。(新聞來源:IT 之家)
10
Meta 被曝又從 OpenAI 挖走兩名頂級研究人員
7 月 16 日消息,據海外《連線》雜志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消息稱,OpenAI 研究員 Jason Wei 即將加盟 Meta 新設立的超級智能實驗室。
在 OpenAI 期間,Wei 對強化學習表現出極大熱情。這種通過正負反饋訓練 AI 的方式已成為當下備受矚目的研究方向,也正是 Meta 在招募超級智能團隊成員時重點關注的領域。
OpenAI 另一位研究員 Hyung Won Chung 也將一同跳槽 Meta。多方消息源證實,Wei 與 Chung 的 OpenAI 內部 Slack 賬戶已被停用。Chung 的個人網站顯示,他曾與 Wei 共同參與多個項目,包括 Deep Research 和 OpenAI 的 o1 模型。他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推理與智能體。領英資料顯示,兩人曾在谷歌共事,并于同一時間加入 OpenAI。
多位消息人士指出,Wei 與 Chung 長期合作,關系緊密。Meta 過去曾有過整組招攬研究團隊的先例,例如從 OpenAI 瑞士辦公室吸納三位曾供職谷歌的研究員加入超級智能團隊。
據悉,過去一個月,Meta 開啟新一輪 AI 人才爭奪戰,開出最高 4 年 3 億美元(約 21.54 億元人民幣)的薪資條件。Meta CEO 扎克伯格曾在內部發出備忘錄,明確公司 AI 戰略規劃,并指出新加盟的研究人員多數來自 OpenAI。(新聞來源:IT 之家)
掃碼加客服微信
爆料投稿|
媒體合作|
往期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