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導 " 基金 70% 資金投向早期硬科技
在首關儀式上,中科創星作為先導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與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上海國投先導人工智能基金、浦東創投、上海未來產業基金、上海科創基金、寧波開投、臺州科創、西科控股等 19 家 LP 進行了現場簽約。
據介紹,中科創星先導創業投資基金注冊于上海浦東,基金存續期 8 年,重點投向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物質、能量、信息、生命、空間產業領域的硬科技項目?;?70% 的資金將投資于早期硬科技項目,服務 " 從 0 到 1" 階段的原始創新;30% 的資金將投資于成長類項目,助推技術 " 從 1 到 10" 的熟化應用。
簽約合作各方將圍繞高質量孵化器 " 超前孵化 " 和 " 深度孵化 " 的戰略定位,開展緊密合作,推動資本與技術深度融合,共建硬科技創新生態合作網絡。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黃紅表示,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中科創星(上海)在浦東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不斷探索 " 超前孵化 "" 深度孵化 " 新范式,成功投資孵化了多家企業和項目,展現出 " 核爆級 " 的發展潛力。她說," 上海市科委將持續賦能中科創星等高質量孵化器的建設,根據孵化器不同的專業領域、優勢特點、目標任務等,‘一體一策’給予全方位的支持。"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李浩表示,中科創星完成新基金的首關,以及近期完成全國民營股權投資機構首筆科創債的發行,深刻感受到市場對硬科技長期主義的堅定信心。他說:" 真誠地向所有支持我們的 LP 致以最誠摯的感謝,這份信任不僅是資金的注入,更是對硬科技未來十年甚至更長周期的戰略共識。我們將繼續堅持陪伴科學家創業,將優秀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也相信技術突破帶來的知識價值,終將轉化為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重躍遷。"
關于 " 先導 " 一詞的特殊意義,李浩表示:" 先導 " 原是個科技領域的專業名詞,多在中國科學院內部使用,主要是指戰略性科技和基礎與交叉前沿技術。隨著科技成果轉化走向 " 中水區 " 和 " 深水區 ",把 " 先導 " 這個詞延伸應用至金融領域,是希望我們能躬身入局、主動引領從 0-1 的開創性技術的投資,與中科創星這期基金的定位緊密契合。
投資人工智能在物理學上的所有應用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在活動上以《耐心資本助推人工智能革命——構建硬科技投資新生態》為題進行演講,他說:"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將全面重塑信息、能源、材料、生命和空間這五大關鍵領域的發展格局。"
他介紹說:" 中科創星先導創業投資基金將重點投向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物質、能量、信息、生命、空間產業領域中,兼具知識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硬科技項目。" 他表示,AI 作為使能技術,會像蒸汽機和集成電路一樣,推動整個人類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 我們將協同多方資源共建硬科技創業生態,助推以人工智能、光子技術、量子計算等為代表的硬科技突破,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在中國發生。"
李浩針對先導創業基金的投資策略進一步解釋到:" 中科創星的投資策略并沒有發生過變化,我們依然堅定地投資引領科技革命的關鍵核心技術。圍繞 AI,首先就是算力層面的創新,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光子技術和量子技術等。同時,算力的高需求又引發了能源領域的重大需求:比如可控核聚變、核裂變,進而又可以延展到超導材料等新材料領域。在生命領域重點關注創新藥、合成生物學等,空間領域重點關注航空航天等。物質、能量、信息、生命、空間,這是物理學的五大基礎要素。我們的投資策略可以進一步解釋為人工智能在物理學上的所有應用。"
中科創星自 2013 年公司成立起開始布局光子技術,2014 年開始投資光電芯片和半導體,2016 年開始投資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2018 年開始投資量子計算,2022 年開始投資可控核聚變。目前,中科創星已布局 530 多家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
據了解,目前中科創星已形成以算力為顯著特色的人工智能 + 產業布局,投資孵化出包括智譜 AI、智元機器人、馭勢科技、中科聞歌、開源中國、紫東太初、清程極智等在內的一系列人工智能標桿企業,覆蓋大模型、機器人、AI Infra 等多個關鍵核心環節。
LP 更加成熟,科創債的作用已經顯現
談及本次募資的過程,李浩表示:" 本次募資過程中,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 LP 群體的整體成熟度越來越高。對于目前內外部市場環境有非常清楚的認知,且有著非常市場化的投資判斷,對于這個階段去布局核心技術的投資回報,也有著更樂觀的預期。"
一個月之前的 6 月 16 日,中科創星率先發行第一期規模 4 億元、期限為 "5+5 年 "、票面利率 2.10% 的科創債,全場認購倍數達 3.58 倍。作為首批成功發債的 GP,李浩也表示了科創債對于這次募資的積極影響 " 能發行科創債,也代表著對 GP 投資方向的戰略認同,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增信’。也有助于帶動更多的資金出資,并增強交易信心。從這個角度看,成功發行科創債的意義和作用也是很大的。"
高質量孵化器,聚焦超前孵化和深度孵化
2023 年底,中科創星成立上海高質量孵化器,以 " 超前孵化 + 深度孵化 " 的創新理念,聚焦原始創新硬科技成果應用落地和前沿未來技術培育,獲批成為上海首批高質量孵化器。
具體來看,高質量孵化器把注意力從技術成熟度 4-6 級的 " 死亡之谷 " 環節,前移至 1-3 的環節,一方面主動探索 " 超前孵化 ",從原理和論文階段介入,支持科學家開展原理設計與概念驗證;另一方面擇優 " 深度孵化 ",參與團隊組建、產品研發和商業運營,實現從 PI(學科帶頭人)-IDEA-IP-IPO 的全過程孵化,致力于推動世界頂尖科技成果率先在上海實現產業化。
目前,中科創星上海高質量孵化器建設已取得積極成效。原集微、華科冷芯等 7 個項目進入到 " 超前孵化 " 或 " 深度孵化 " 階段。
市場用真金白銀進一步站隊了中科創星一以貫之的 " 硬核 " 邏輯:不追風口,而是死磕 AI 在物質、能量、信息、生命、空間這五大物理學基本要素上的突破。中科創星和背后那些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耐心的 LP 們,正在用實際行動支持中國的原始創新。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郭虹妘,編輯|陶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