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雷刷到個很帶勁的故事,有個出租車司機半夜拉活,居然直接把車開到了邊境警務站,反手就幫警察端了個偷渡團伙,這事兒就發生在廣西東興。
不扒不知道,一扒才發現最近這幾年,東興把基層治理玩出了新花樣。
第一次聽說東興,還是因為它是國道 219 的終點,一邊是山一邊是海,壯族、京族、瑤族的鄉親們住在一起。
但你想過嗎?這兒的鄰里糾紛可能會因為一棵樹、一塊地,吵得臉紅脖子粗。更別說邊境線上那些偷偷摸摸的勾當,警力就那么點,光靠警察哪顧得過來?
不過當地可有一套 " 串珠子 " 的本事,把平時各管一攤的人,全用一根線串成了一股繩,這根線就是黨建。
派出所黨支部聯合市委市政府,把法官、檢察官、律師還有黨員民警全拉進了一個網格里,老百姓叫他們 " 三官一律 "。誰家鬧矛盾了,這隊人第一時間就上門。
在國家移民管理局的推文里,就有這么一個案例。一個外地老板違規占地,跟四十多個少數民族鄉親快打起來了,方冠力所長帶著人一到,檢察官講法律底線,律師算經濟賬,民警拉著雙方嘮一嘮,不到半天就把事兒平了。
在小雷看來,這招的聰明之處在于 " 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警察懂人情世故,法官講規則條理,律師鉆法律空子,檢察官盯著公平正義,對付那些 " 剪不斷理還亂 " 的糾紛,簡直是降維打擊。
以前鄰里吵架可能拖成積怨,現在小事當場了,大事不發酵,這才是真的為老百姓省心。
讓小雷驚喜的是,他們連外賣小哥、出租車司機都動員起來了。你想啊,這些人每天在大街小巷竄,誰能比他們更了解城里的風吹草動?于是派出所搞了個 " 騎士先鋒隊 ",黨員帶頭干,發現可疑情況上報還有獎勵。
還有前邊說的那個出租車司機,半夜拉了三個神色慌張的乘客,越聊越覺得不對勁,直接把車開到執勤點,警察一查,果然是準備偷渡的團伙。
在外賣小哥、出租車的結合下,現在東興已經有 300 多個外賣小哥成了 " 流動哨兵 ",一年協助抓了 120 多個違法分子,這戰斗力,絲毫不比專門的巡邏隊差。
在小雷看來,基層治理的精髓,不是等著問題找上門,而是把線鋪到老百姓身邊。外賣小哥遞餐時多瞟一眼,出租車司機聊天時多問一句,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舉動,實際上都是在為邊境安全添磚加瓦。
主繩子夠結實,架子撐得穩,繩結又多又密,這張網才管用。這樣,就算有點小風小浪,也能穩穩兜住,不出大問題。
最后小雷想說,別覺得邊境那些事兒離咱們很遠。東興能把十里八鄉不同風俗習慣的地方,擰成一股繩,靠的也不是啥驚天動地的大動作。
關鍵就是把每個人的那份力,都用對了地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這種讓大家一起使勁兒的辦法,真的很聰明,值得每個城市都好好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