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0 日消息,今天小雷在微博刷到一篇觸目驚心的報道,讓我對每天吃的外賣突然多了幾分警惕。原來有些看似光鮮的連鎖外賣店,背后竟是城中村黑作坊的 " 變身游戲 ",甚至花 1800 元就能找中介代開 " 幽靈店鋪 "。
這事兒聽得小雷手里的外賣都不香了,這 " 幽靈店鋪 " 到底是什么呢?
據報道里說,現在網上一搜 " 外賣代開 "" 一店多開 ",能跳出一堆中介。調查記者發現,這些中介的口氣都大得很,上來就拍胸脯:" 不用實體店,不用營業執照,甚至在家做飯都行,1800 塊給你搞定一家店,最快兩天上線。"
咱們都知道,開個外賣店哪有這么容易?報道里提了,正常流程里,商家得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還得有正經實體店,門頭照、店內環境照、租賃合同一樣不能少。
中介的操作套路,說穿了就是 " 鉆空子 "。他們不用你自己辦證,直接給你一個現成的商家賬號,里面營業執照、餐飲許可證全齊活。你想賣炸雞?他們就找個 " 麥羅塔 " 之類的品牌給你掛靠,店名能叫 " 麥羅塔 + 自定義后綴 ",也能自己取名。
調查記者打麥羅塔官網電話問,人家明確說 " 這種掛靠根本不允許 "。合著這就是中介私下搞的 " 暗箱操作 ",品牌方可能都不知情。
小雷想想就后怕,這些 " 真證 " 到底是誰的?是借來的?買來的?還是通過什么灰色渠道弄來的?不管哪種,用別人的證開自己的店,本質上還是無證經營。
其實,現在的各大外賣平臺,它們早就盯上這些 " 幽靈店鋪 " 了,這兩年打擊力度真不小。
據小雷在網上搜的資料,現在頭部平臺這兩年在技術升級上投入了不少,比如用 AI 智能識別系統查假證,PS 過的圖片、信息對不上的證照,系統幾秒鐘就能識破。平臺現在不光靠機器審,還加了人工復核團隊,專門盯著 " 一址多店 "" 證照異常 " 的商家。
去年有平臺公開數據,光是一年就清退了上萬家資質有問題的店,還協助警方端了不少中介窩點。這種力度確實能看出平臺的決心,畢竟誰也不想自家平臺上全是 " 幽靈店 ",砸了招牌不說,還辜負了用戶的信任。
點外賣時多花 30 秒看看商家信息:有沒有清晰的門頭照(最好能看到街道名稱)、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是不是齊全,地址能不能在地圖上搜到。要是商家地址只寫 " 某小區某單元 ",連具體門牌號都沒有,就得多留個心眼。
要是吃到不對勁的,別嫌麻煩,趕緊通過平臺投訴通道反饋,或者打 12315 舉報。現在平臺對用戶舉報很重視,只要證據確鑿,處理速度特別快。咱們的一次較真,可能就幫著端掉了一家黑店。
說到底,外賣是圖方便,但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現在平臺在前面堵漏洞,監管部門在后面嚴查,咱們消費者在中間多留意,三方一起使勁,這些 " 幽靈店鋪 " 肯定藏不住。
小雷想問下大家在點外賣時,有啥辨別 " 靠譜店 " 的小技巧?歡迎在底下評論區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