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平臺上出現了一系列展示中國殲 -20S 雙座隱形戰斗機的新照片。
這些照片不僅從新的角度展示了這款新型雙座戰斗機(目前采用了更深顏色的涂裝),還揭示了其他戰斗機的進展,包括殲 -35 系列艦載和陸基隱形戰斗機。
外界普遍認為,殲 -20S 最新照片的出現與這款隱形戰斗機近期服役,或即將服役有關。本月至少有一張照片被認為是殲 -20S 服役的跡象,照片中的殲 -20S 涂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徽,以及與第 172 航空旅相關的五位機身編號。
雖然殲 -20S 戰斗機在 2024 年珠海航展上正式亮相,但有傳言稱,它可能會在今年 9 月 3 日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作戰部隊現役戰機公開亮相,屆時正值日本二戰戰敗投降 80 周年。
早在 2018 年初,就有傳言稱,正在研制殲 -20 戰斗機的雙座型。2021 年 10 月,一架殲 -20S 原型機進行高速滑行測試的照片出現在網絡上,證實了這種新型戰斗機的存在。
為了容納后座飛行員,殲 -20 的前機身進行了重新設計,并配備了面積更大的尾翼,并從一開始就安裝中國制造的渦扇 -10C 渦輪風扇發動機。
目前,西方國家尚無同等水平的雙座隱形戰斗機,殲 -20S 的準確用途長期以來都備受爭議。最初一些推測認為,它可能用于電子戰,但這項任務目前主要由殲 -16D 電子戰機承擔。當然,這種情況未來可能會有所改變。
同時,還有推測認為殲 -20S 雙座戰斗機可能是某種 " 微型空中指揮所 "。
最近的分析表明,這款隱形戰斗機至少很大一部分任務可能是為中國空軍不斷壯大的無人機隊提供支持。過去,我們曾經討論過這個設想,其核心就是讓后座飛行員在不同程度上控制 " 忠誠僚機 " 類型的無人戰斗機,這些戰斗機將伴隨殲 -20 和其他載人戰斗機投入戰斗。通過這種方式,無人機可以突破防空系統、深入敵方空域,或以其他方式為載人戰斗機提供支援。中國空軍顯然已經在使用殲 -16 改進型探索同樣的概念。美國也在全力推進自己的 " 協同作戰飛機(CCA)" 計劃,其設計思想就類似于 " 忠誠僚機 "。
自 2021 年 11 月殲 -20S 原型機首飛以來,至少已有五架原型機亮相,最新一架于 2025 年 3 月亮相。
假設最新照片中出現的殲 -20S 為該機的最終量產型,那么有幾個特點值得關注。
首先,與殲 -20S 原型機相比,鼻錐進行了重新設計。這表明它現在可以安裝與殲 -20A(單座隱形戰斗機的改進型)相同的雷達。有傳言稱,殲 -20A 的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可能采用氮化鎵(GaN)元件。與之前的技術相比,氮化鎵元件產生的熱量更少,并且能夠在更高的電壓下工作,這意味著可以提高輸出功率,同時減小元件的尺寸。
除了可以確認殲 -20S 安裝了新型雷達之外,機頭下方還配備了改進型光電系統。
該系統與 F-35 的光電瞄準系統(EOTS)非常相似,可以提供 360 ° 全向視野,這可能與殲 -20A 上使用的光電系統相同。殲 -20 的光電系統視野有限,性能也較弱。
最后要說的是,殲 -20S 采用了深灰色,接近于黑色的迷彩涂裝。但在控制舵面的前緣和后緣、進氣口邊緣和機鼻雷達罩則沒有采用這種涂裝。這可能表明該機采用了一種新型雷達吸波涂層,以增強其隱形性能。
這些跡象表明,中國在殲 -20S 服役和產量提升之前,一直在對其進行改進。當然,殲 -20 單座型和雙座型的配置方案仍有待觀察,更不用說最新的殲 -35A 隱形戰斗機。
一些殲 -35 艦載型戰斗機的新圖像也陸續出現在網絡上。特別是,我們現在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殲 -35 艦載型安裝的著艦鉤,這樣它能夠在航母上著艦。
在最近的中國電視新聞中,可以看到一架殲 -35 戰斗機停在一座總裝廠房的遠處,仍然涂著藍綠色底漆,黑白相間的著艦鉤伸了出來。
最近發布的殲 -35 艦載戰斗機照片展示了著艦鉤的隱形外殼,在未伸出時完全隱藏在兩臺發動機之間。這與 F-35C 的著艦鉤略有不同,后者隱藏在整流罩內,并沒有外殼。
盡管中國兩款正在進行試飛的第六代戰斗機備受關注,但對于中國空軍而言,殲 -20 仍然是最重要的戰術戰斗機,殲 -35 的未來發展也正逐漸清晰。現在,這些最新圖像再次強調了殲 -20 對于蓬勃發展的中國空軍的重要性。
為了保證安全,請大家同時關注以下的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