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張 萌
2025 年過去的 6 月,中國汽車行業人事變動頻繁。
從外企、國有、民營以及造車新勢力,涵蓋銷售、研發、品牌管理等多個關鍵領域都在進行人員調整。
背后的邏輯是組織架構調整,以應對淘汰賽與快速變化的行業趨勢。
60 后、70 后逐漸退出一線核心業務管理,80 后幾乎包攬核心崗位,90 后作為新生力量也已進入關鍵崗。
以下是《汽車商業評論》整理的 6 月重要人事變動。
外企:齊澤凱和寶思齊
外企方面,德國大眾和寶馬在華都有人事變動。
6 月 11 日,大眾汽車發布公告,宣布自 2025 年 7 月 1 日起,齊澤凱(Robert Cisek)接替孟俠(Stefan Mecha)出任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 CEO。
齊澤凱 2018 年加入大眾集團,負責大眾品牌生產戰略規劃。2020 年至 2022 年,被派往大眾南非,出任董事總經理。任職期間帶領團隊應對疫情與全球芯片荒,保障了工廠穩產,團隊無一人被裁。
加入大眾集團前,齊澤凱在寶馬擔任工業工程與沖壓系統部門管理職務,負責優化生產流程與提升制造效率。更早前,他曾在麥肯錫任職 7 年,擔任副總監一職。
孟俠則從 2025 年 7 月 1 日起在漢諾威擔任大眾汽車商用車(VWN)管理董事會主席(CEO)。
孟俠 2005 年加入大眾集團,擔任大眾汽車商用車西歐地區銷售總監,此后又負責大眾汽車商用車歐洲和中東地區銷售業務。2016 年開始,他先后在大眾汽車南非、南美地區做營銷工作,2021 年被任命為大眾汽車集團(俄羅斯)總經理。
6 月 6 日晚,華晨寶馬董事會宣布,寶思齊(Birgit B hm-Wannenwetsch)自 8 月 1 日起,接替戴鶴軒(Franz Decker)出任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后者將返回德國,擔任寶馬集團首席信息官及信息技術部高級副總裁。
2018 年加入寶馬集團,擔任財務高級副總裁及集團司庫,負責領導寶馬集團在美洲地區的金融服務部門,掌管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業務。
國企:陳萃、劉旭光、孫京和丁國祥
2025 年 6 月 30 日,在 MG Holiday 夏日敞開玩暨夏季新車發布會上,陳萃首次以 MG 品牌事業部總經理的身份公開亮相。
陳萃曾擔任上汽大眾華東銷售服務中心市場副總、上汽大眾大眾品牌市場營銷傳播策略高級經理,先后任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大眾品牌 ID. 營銷高級總監等職務,尚界項目組負責人,直到此次履新。
6 月 23 日,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人事變動公告,2005 年加入福田汽車的原副總經理鞏海東提前離任。與此同時,聘任劉旭光、孫京為副總經理。
此次履新之后,劉旭光除了擔任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同時還擔任公司職能副總裁(中層副職級),時代事業部黨委書記、總裁,山東雷薩專用汽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享福(天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
孫京,1984 年 6 月出生,研究生學歷,擁有工程師、助理經濟師職稱。2003 年,她中專畢業后加入福田汽車,從基層技術員做起。2017 年,擔任福田汽車招聘部副部長。2019 年,升任人力資源部副總監,后又擔任人力資源部總監。
2025 年初,她將研發人員薪酬包上調 40%,擴招新能源團隊 300 人,將技術骨干離職率從 18% 壓到 7%,遠低于行業均值。
此番履新,孫京除了擔任福田汽車副總經理,同時繼續兼任人力資源部總監及副總裁(中層副職級)。
6 月 27 日,東風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召開干部大會,宣布原總經理丁國祥升任黨委書記兼董事長,不再負責日常業務運營;李化接替丁國祥擔任總經理,全面負責公司運營工作;翁倩被任命為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并將競選工會主席。
丁國祥在汽車行業已工作 20 多年,從東風商用車起步,后來轉到金融板塊,對汽車銷售和貸款業務頗為熟悉。同時,他還曾經在東風標致雪鐵龍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等企業任職。
李化曾負責過東風日產創新業務部門,且在內部已經歷過多次業務轉型。2019 年,出任東風日產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民企:拉斯、呂文斌和周钘
2025 年 6 月 1 日,拉斯比亞爾科夫斯基(Lars Bialkowski)被比亞迪任命為德國業務負責人,負責推進比亞迪在德國市場的業務發展。
比亞迪近年來在海外市場發展勢頭強勁,歐洲市場是其重要戰略方向。比亞迪在 2025 年采取強力本地化策略,強化德國市場布局,目標是將德國經銷商網從 27 家擴展至 120 家。
拉斯比亞爾科夫斯基對德國汽車市場規則、消費者偏好及經銷商網絡極為熟悉,他的加入將助力比亞迪深入了解德國市場,優化產品本地化策略,加速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的滲透。
6 月 20 日,長城汽車任命呂文斌為歐拉品牌總經理,全面負責歐拉品牌管理工作。
此番接替趙永坡擔任歐拉品牌總經理,主責歐拉品牌全面管理工作,呂文斌壓力不小。
歐拉近年來在市場銷量方面表現不佳,呈現出先下滑后停滯再加速下跌的態勢,品牌定位和產品競爭力等方面也面臨諸多挑戰。
6 月 27 日,2025 款歐拉好貓煥新上市,售價區間為 8.38 萬 -10.38 萬元,起售價比首次上市便宜 2 萬元,試圖重回主流市場。2025 年下半年歐拉還將推出一款 A0 級轎車和一款 SUV,長城為歐拉定下了 5 萬輛的銷量目標,并計劃將門店擴張至 400 家。
同樣在 6 月 20 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發布消息稱,周钘正式加入領克汽車銷售公司,任常務副總經理,向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林杰匯報工作。
周钘出生于 1987 年,自 2011 年起加入上汽通用五菱,在品牌塑造、產品開發、市場營銷、渠道拓展等多個核心崗位任職,積累了豐富經驗。2024 年 12 月 9 日,時任上汽通用五菱品牌與傳播總經理的周钘調任上汽乘用車 MG 品牌事業部總經理,成為上汽集團最年輕的品牌總經理。
新勢力:馬東輝、胡成臣和陳光
2025 年 6 月 27 日,理想汽車官宣完成新一輪深度組織架構調整,原 " 研發與供應群組 " 與 " 銷售與服務群組 " 正式整合為 " 智能汽車群組 "。
該群組將全面統籌智能汽車業務從戰略制定到經營閉環的全鏈路管理。理想汽車總裁馬東輝出任該群組負責人,直接向董事長兼 CEO 李想匯報。李想仍負責汽車業務相關的產品線、產品部、品牌、戰略等團隊,且將更多精力投入 AI(人工智能)領域。
在內部溝通會上,李想指出:" 邁入千億規模后,組織能力的升級已成為理想汽車下一個階段的核心命題。" 智能汽車群組的成立,意在通過研發、供應、銷售、服務的端到端協同,打通用戶價值從 " 創造 " 到 " 傳遞 " 再到 " 經營 " 的全流程,為企業在長期競爭中構建堅實的護城河。
馬東輝作為理想技術基因的奠基人,自 2015 年加入理想后,從總工程師逐步成長為覆蓋產品研發、采購供應、生產制造、質量安全的 " 大管家 "。他主導了從理想 ONE 到 L 系列、MEGA 全系車型的研發交付,搭建了增程電動、高壓純電、智能空間、智能駕駛四大技術平臺,其主導的技術平臺與產品矩陣,已然成為理想沖擊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6 月 30 日,蔚來汽車技術規劃首席專家、助理副總裁胡成臣在微博發文宣布從蔚來離職。
胡成臣 1981 年 8 月出生于浙江杭州,先后就讀于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和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008 年獲博士學位。
他還曾作為聯合創始人創辦了 YInspect 和 MeshSr 兩家公司。2017 年之后,加入賽靈思,曾任賽靈思亞太區實驗室主任、首席工程師、賽靈思亞太區 CTO office 負責人等,2021 年加入蔚來。
蔚來任職期間,他主導了蔚來自動駕駛芯片自研戰略的落地,帶領團隊成功量產 5nm 車規級智駕芯片 " 神璣 NX9031",大幅縮短蔚來智能駕駛迭代周期,同時推動 AI 技術在智能座艙、車路協同等場景的應用。
另外,2025 年 6 月前后,前一汽南京研究院 CTO 陳光入職小米汽車,擔任輔助駕駛感知負責人,向小米輔助駕駛負責人葉航軍匯報。
陳光畢業于美國密蘇里大學電子計算機系,獲博士學位,擁有多年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研發經驗,在人工智能頂級會議 CVPR 等發表過多篇論文。
此前,中國一汽因入股卓馭科技,一汽南京全員解散,本次解散受影響的有 100 多名員工,陳光或許也是其中之一。
ABR
特別推薦|RECOMMEND
新能源銷量全球前三!上汽通用五菱 " 極速轉型 " 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