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3 日,浙江證監局一日連開三罰單,罰單顯示,因員工委托證券經紀人以外的第三方招攬客戶,監管部門對華西證券義烏商城大道證券營業部、營業部負責人魏謙以及華西證券分公司負責人童學俊采取責令改正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 3 月華西證券重慶分公司才因員工委托證券經紀人以外的第三方招攬客戶被監管處罰,然而時隔不到兩個月,華西證券又因同一違規情形再度收到監管罰單。
近年來,證券行業因違規委托他人招攬客戶引發的監管處罰呈現增多趨勢,且此類違規行為極易觸發 " 雙罰 " 機制,從近期處罰情況來看,監管部門不僅會追究違規個人的責任,還會對其所在分支機構采取相應處罰措施。
記者梳理發現,2024 年以來,銀河證券、國金證券、天風證券等多家券商因類似違規行為多次被監管處罰。
華西證券營業部委托第三方拉客戶被罰
5 月 23 日,浙江證監局接連公告三張罰單,公告顯示,華西證券浙江分公司所管轄范圍內的義烏商城大道證券營業部存在從業人員違規委托證券經紀人以外的個人進行投資者招攬活動的行為。
違規委托第三方攬客時有發生
事實上,監管部門對證券公司委托第三方違規招攬客戶的行為始終保持高壓監管態勢,并且已建立較為完善的制度約束體系。《證券經紀人管理暫行規定》和《證券經紀業務管理辦法》等法規明確禁止此類行為,要求客戶招攬必須由持證經紀人開展。通過專項檢查、執業行為監測系統和 " 雙罰 " 制等監管措施,監管部門持續強化規范力度。
去年 10 月,監管部門直接對券商下發通知,提出若干要求。其中,要求券商不得違規委托證券經紀人以外的個人或者機構進行投資者招攬、服務活動。
但在監管部門嚴監嚴管下,此類違規行為仍時有發生。復盤近幾年監管處罰,易董數據顯示,自 2024 年以來,已有銀河證券、國金證券、天風證券、光大證券以及華西證券因上述違規行為被監管處罰。值得注意的是,僅今年前 5 個月,監管部門就已查處至少 3 起同類違規案例。
今年 1 月,光大證券上海金山區衛清西路證券營業部員工張歐被罰。經查,你在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山區衛清西路證券營業部從業期間,存在違規委托證券經紀人以外的個人進行投資者招攬活動的情形。
今年 3 月,重慶證監局公告一則罰單,公告顯示,華西證券重慶分公司所轄證券營業部部分員工存在委托證券經紀人以外的第三方招攬客戶的行為,同時分公司對員工執業行為管理不到位。
難題如何破解?
究竟什么是 " 委托第三方招攬客戶 "?是指證券公司或從業人員將本應通過持牌證券經紀人開展的客戶開發工作,外包給無資質的外部機構或個人操作的行為。而這種行為通常伴隨隱蔽的利益分成,并脫離公司合規監控體系,極易引發投資者信息泄露、違規承諾收益等風險。
近年來,委托第三方招攬客戶罰單并不鮮見,且是行業長期詬病的違規事項。業內人士分析談及兩點原因,一是在對開戶數的考核機制下,從業人員面臨開戶壓力,有時會出現動作變形;二是加上新型社交平臺的獲客方式,如短視頻引流的興起,相應出現部分違規行為。對此問題,分支機構的合規文化的建立就尤為重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解決這些問題,構建 " 三位一體 " 的治理體系:一是技術層面需要部署客戶獲取路徑區塊鏈存證系統;二是制度層面應推行合規積分與職業晉升直接掛鉤;三是文化層面要建立舉報獎勵與終身職業信用檔案。唯有通過監管科技升級、考核機制重構和行業文化重塑的協同發力,才能從根本上遏制此類違規行為的滋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