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戶外運動資源稟賦優越,參與人數已超 4 億,戶外產業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各地依托地理優勢,打造全天候、全地形戶外運動聚集地,涵蓋滑翔傘、溜索等成熟項目,并積極推進新興體驗項目建設,為戶外愛好者提供豐富選擇。通過 " 賽事經濟 " 等模式,嚴格踐行生態保護理念,將戶外運動與自然景觀深度融合,既激活了生態資源價值,又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部分地區整合步道資源,構建覆蓋廣泛、聯通便捷的步道網絡,為徒步、越野等運動提供新場景,讓閑置鄉村道路煥發新生機,成為鄉村振興的 " 共富道 "。步道賽事的舉辦不僅激發了群眾參與熱情,還帶動了周邊文旅消費,為農產品打開了新銷路,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積極推動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戶外行業迎來轉型升級新周期。數據顯示,戶外運動消費規模增幅近 40%,年輕群體成為消費主力軍。多業態融合、規模化發展、高質量配套成為行業新特點,進一步豐富了產品供給,培育了新消費場景,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省、浙江省、山東省戶外運動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三個省市數量總和超過 10.4 萬余家,占企業總數的 31.1%。
此外,通過天眼查天眼風險和深度風險來看,涉及司法案件的戶外運動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