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維交通到三維立體交通的演進,正在催生空地一體化的全新交通模式。
如果說,自動駕駛只是讓二維路網運行效率更高,那么低空經濟就是把二維路網翻折成一座立體空路網,eVTOL、無人機、垂直起降場在空中編織成第三維坐標。
當 " 平面 " 升級為 " 立體 ",交通效率不是加法,而是指數級的變化。
在低空經濟爆發的前奏,一切有序運轉的背后都離不開一個 " 隱形支柱 "-- 數字時空底座,這也是低空經濟從概念走向產業化的關鍵躍遷。
可以說,時空底座是城市數字化、智能化的關鍵基石,是低空經濟的 " 數字底座 " 和 " 感知中樞 " ,其角色正從單純的數據提供者向空間智能服務商轉型。
這場變革里,高德地圖憑借手握海量數據全面進軍萬億級的低空經濟新賽道,致力于將地面交通的導航與管理經驗復制到空中。
目前,由高德筑就的空地一體時空底座 " 空中高德 " 已經在產業里落地。7 月 30 日,龍崗區宣布與高德在低空經濟、智能駕駛、智慧交通、網約車、即時配送、機器人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并公布了全業務場景的低空經濟示范區——龍崗 " 空中高德 " 項目啟航。
空中高德,一個海量實時數據的 " 活地圖 "
當空域資源數字化正催生新質生產力,支撐這場變革的 " 數字底座 " 已成為政策布局與產業競爭的核心焦點。
低空經濟數字底座,本質上是支撐低空飛行器安全高效運行的智能化基礎設施集群。它不同于傳統地面網絡,而是構建在空天地一體化框架下的新型技術體系。
而 " 空中高德 " 的核心是為城市低空領域構建一個數字化的時空基礎設施,由低空三維數字底座、低空保障、低空服務、空域管控等模塊構成。
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三維地圖,而是基于海量實時低空三維數據和地面基礎數據,集成一個海量實時數據的 " 活地圖 "。
基于 AI 深度學習和三維重建技術,空中高德這套系統能夠低成本、高效率地生成并每日更新城市三維模型,實現真實場景 99% 真實還原,為無人機等飛行器提供孿生地圖管理、空中路徑智能規劃和實時的空間碰撞預警等關鍵功能。
在此基礎上," 空中高德 " 深度融合高德自有 POI、AOI、客流、車流、綠地、水系、道路等豐富數據,集成 5GA、ADS-B、RID 等通導監設施設備數據,以及氣象、飛行感知等動態信息,并融合起降點、航路、空域等飛行業務數據,匯聚超過 30 類、100 余項多源異構數據。
不過,高德地圖入場低空經濟,絕不是簡單賣數字地圖,而是把服務深入到各個環節。具體為:
低空保障方面,通過提供低空空域、智能預判等信息,支持管理部門基于數據做出更合理的決策,完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
在低空服務方面,面向低空核心商業參與方,融合人地、通導監、氣象、空域等 10 余類數據,提供數據服務、用戶服務和產業服務,覆蓋飛行前、飛行中、飛行后的低空活動全鏈路需求。
低空空域方面,支持低空管理部門的空域規劃和航路構建任務,形成可動態調整的公共航路體系。
也就是說," 空中高德 " 為發展低空經濟提供全方位的數據依據、技術支撐、安全保障、管理工具和業務運營服務。
其目標是實現對龍崗區 388 平方公里內、600 米以下空域的精細化、智能化管理,讓安全巡檢、應急消防、物流配送、載人觀光等不同類型的飛行器能在高密度場景下有序運行。
當然,高德地圖的助力遠不止于技術平臺,而是深入產業鏈的上下游,構建完整的低空產業生態。目前," 空中高德 " 已在龍崗示范區落地 9 億元產業基金,并吸引了 10 余家低空生態企業聚集,共同開展技術研發與適配工作。
龍崗是 " 空中高德 " 的第一站,也是一個里程碑。
未來,高德地圖將進一步深化包括低空經濟在內的多領域技術研發和生態布局,持續拓展智能駕駛、智慧交通、網約車、即時配送、機器人等前沿業務。
從地面導航到低空經濟的開拓者,高德解決了什么
近年來,低空經濟成各國戰略焦點。2024 年首次被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被定位為 " 新增長引擎 "。從航空裝備制造到低空物流、城市治理,其覆蓋的每個環節都藏著萬億級市場潛力。
但低空經濟是十年周期的長賽道,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基礎設施中的一些關鍵問題,要處理好 " 飛起來、保安全、可運營 " 的關系,核心是應對以下三個關鍵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空域管理問題,第二個挑戰是如何解決低空安全飛行的問題,最后一個是運營模式的問題,目前還沒有跑通可復制,可盈利的場景。
高德地圖副總裁、高德云圖總經理董振寧表示,目前通導監成本過高,對于 " 低空、慢速、小型 " 目標未能有效的識別。另外,如何讓 " 異構、高密度、高頻次 " 的飛行風險降低到可控范圍內,都需要基于數字化空圖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規范。
針對空域管理方面,高德的解法是,按照 " 靜態規劃,逐級審批 " 的模式管理空域。未來的空域管理是支持動態化、高頻次的飛行,高德聯合合作伙伴像華安天成、電科 28 所等單位就可以系統性的解決動態空域管理問題。
至于,政府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如何回收的問題,董振寧認為," 空中高德 " 的聚合模式會有效破解這個難題。
事實上,高德地圖是第一個入局低空基礎設施領域的大廠,也是一個經歷了 BGC、UGC、AIGC 三個發展階段的地圖企業,實力不容小覷。
從高德有兩方面的能力是其他低空經濟解決方案廠商不具備的,一是大規模的流量優勢和海量數據,另一個是高德有強大的聚合能力來拉通供需兩端。
以龍崗 " 空中高德 " 為例,高德將聯合灣東公司共同打造 " 空中高德 " 實體運營中心,依托低空運營平臺貫通供需兩端,構建 " 網約化、共享化 " 的新型低空服務模式。
根據董振寧介紹,高德主要通過云境和云睿兩個 AI 大模型,賦能低空基礎設施解決低空發展難題。云境是通過圖像還原和洞察真實世界;云睿是通過 AI 理解空間智能和真實世界。
像每一個汽車都需要一張導航地圖一樣,每一個飛行器都需要數據準確的空圖。高德用 AI 大模型推測每一個飛行器的飛行軌跡,利用時空智能的技術手段去解決空域資源動態分配和空域安全管理的難題。
這不僅是技術的躍遷,更是空間范式的顛覆性重構。
從地面導航的領導者到低空經濟的開拓者,高德地圖以 " 空中高德 " 為戰略支點,撬動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升級躍遷,更是一個萬億級產業的未來。(雷峰網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