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集團 2025 年上半年預計凈虧損 18.2 億 - 26 億元,成為首家出現中期虧損的頭部車企。這一業績或許暴露其新能源轉型滯后、渠道僵化等深層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 番禺行動 " 是廣汽破局的關鍵舉措。該計劃提出三年內推出 22 款新車,目標 2027 年自主品牌占比超 60%,并通過增程版車型、渠道下沉、新媒體營銷等組合拳提升銷量。具體措施包括:成立廣汽自主研究院,整合廣汽埃安、廣汽傳祺研發資源;在三四線城市布局 " 商超店 + 體驗中心 ",優化用戶觸達;與華為、騰訊等科技公司合作,強化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技術。
渠道改革是 " 番禺行動 " 的重中之重。廣汽計劃將新能源車型銷售從傳統 4S 店剝離,采用直營、代理、互聯網等新渠道模式,并引入數字化工具提升營銷效率。例如,通過 " 廣汽新能源 APP" 實現線上看車、訂車,線下交付、服務的全流程閉環,降低對經銷商的依賴。同時,廣汽將加強海外市場布局,計劃在東南亞、中東等地建立 KD 工廠,規避貿易壁壘,拓展增長空間。
廣汽的轉型仍面臨多重挑戰。在新能源市場,比亞迪、吉利等競爭對手已形成技術與規模優勢;在智能化領域,小鵬、蔚來的自動駕駛技術迭代速度更快。此外,廣汽需在短期內平衡品牌重塑與銷量提升的關系,避免因激進改革導致市場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