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沈卓玄
相比前一日的熱鬧景象,7 月 8 日,位于天河區的新盤聯投文津府銷售中心恢復了一絲平靜。
7 月 7 日上午,聯投文津府迎來了一個特別的看房團——來自天河區鳳凰街道柯木塱村的村民,村民排隊入場之后,又將沙盤團團圍住,銷售中心十分熱鬧。文津府銷售人員也證實,7 月 7 日確實有柯木塱的看房團前來參觀。
根據 " 廣州天河發布 " 公眾號,柯木塱村城中村改造項目(下稱 " 柯木塱村舊改項目 ")已于 6 月 28 日實現首期改造范圍廣汕路以南鳳凰匯東側地塊的破土動工。按照規劃,柯木塱村舊改項目整體采用滾動開發的模式推進改造,首期優先建設安置房,二期騰挪空間引入產業載體,三期完善教育醫療。
有市場消息稱,6 月,柯木塱村舊改項目曾就廣汕路以南項目回遷安置房置換商品房的事項,向村民進行意愿征詢,可供置換的商品房源涉及天河區 5 個樓盤,后又增加 4 個至 9 個,其中包括聯投文津府。但這一消息目前尚未得到佐證。
時代財經獲悉,房票確已在柯木塱村暗流涌動。
村民看房團涌入天河一新盤售樓處
7 月 7 日上午,免費樓巴在廣汕公路柯木塱村路段的四個集合點接上村民,出發前往 8 公里之外的聯投文津府看房,為了鼓勵村民參與,聯投文津府還給到訪的村民派發 " 三選一 " 福利,即 10 斤大米、1.8 升花生油或者一箱可樂。
除了聯投文津府,市場消息涉及的另外 8 個樓盤亦全部位于天河區。時代財經以購房者的身份走訪其中一個項目時,相關工作人員稱,項目確實被納入了房票安置名單。
就房票安置事項,時代財經向柯木塱改造工作專班提出采訪請求,但對方未予接受。
不過,據時代財經了解,是否采用房票安置目前仍處于討論階段,并非一個確定的安置方式,村民到訪聯投文津府也僅是參觀。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網傳資料顯示被征詢房票安置意見的對象并非整個柯木塱村舊改項目,而是首期改造范圍的廣汕路以南片區。
柯木塱村村民的出現之所以引起外界熱議,是因為柯木塱村龐大的改造體量,一旦首期落實房票安置,也給后續的安置方式帶來想象空間,在外界看來,數量較多的房票進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活躍市場。
根據 " 廣州天河發布 ",柯木塱村舊改項目是天河區體量最大的城市更新項目,改造范圍 269.54 公頃(即 269.54 萬平方米),規劃總建設量 470.67 萬平方米,涵蓋住宅、產業、公共服務等功能,其中,包括 365.37 萬平方米住宅。整個項目共涉及改造戶數 7179 戶,戶籍總人口 12860 人。
廣州舊改房票安置模式加速落地
房票是指被征收人房屋安置補償權益貨幣量化后,征收人(區政府)出具給被征收人購置房屋的結算憑證,即在被征收人與征收人(區政府)簽訂補償協議后,將被征收人可獲得的權益轉換成一張可用于購置房屋的票據," 房票安置 " 是現有貨幣補償和實物安置模式的一種補充形式。
2024 年 1 月 4 日,由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的《廣州市房票安置實施方案》經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次日,荔灣區石圍塘舊城改造項目作為試點,發行了廣州市第一批房票。
實際上,《廣州市房票安置實施方案》被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至今,房票安置模式是以小范圍試點的形式在進行,但今年有著明顯加速。
根據時代財經統計,截至目前,廣州已有荔灣區、黃埔區、天河區、花都區和南沙區公布過房票發放案例。其中,花都區于 5 月 16 日發放首批房票,同日公布楊二村、東邊村城中村改造項目是首批試行房票安置政策的項目;南沙區則在 6 月 16 日向首批 18 名房票使用人頒發房票憑證,房票總額超 5000 萬元。
黃埔區亦公布了階段性成績,自去年 4 月開出首張房票至今年 5 月 30 日,黃埔全區通過 " 房票安置 " 模式累計完成認購商品房達到 1100 余套,去化面積近 10 萬平方米,拉動資金流轉超 20 億元。該區認為,這一創新模式顯著加快村民回遷進程,有效盤活區域房地產市場。
近日,在環五山創新策源區項目中,天河區向涉及土地收儲的企業開出面額高達 1 億元的房票,刷新了廣州市單張房票面額的最高紀錄,根據 " 廣州天河發布 ",目前,上述企業已成功運用億元房票,簽訂物業購買合同,實現經營場所的升級。
合富研究院報告指出,上半年,廣州全市新房網簽成交 367 萬平方米,同比上升 17%,原因是多個容積率新規樓盤入市,有效撬動需求,房企積極應對市場,通過讓利促進成交,合富研究院特別提及,今年舊改加速亦為上半年的購房需求添加了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市委市政府對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部署是 " 一年開局、三年攻堅、五年見效 ",作為攻堅第一年,今年廣州計劃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資產投資 1800 億元以上,其中城中村改造 1000 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