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8 萬的漢 DM-i、6.38 萬的秦 PLUS DM-i、5.58 萬的海鷗,簡直像是往本就內卷到極致的市場里扔下了幾枚 " 價格核彈 ",逼得各大品牌紛紛跟進,持續加碼優惠。
那么到了 7 月,車市風向是否真的變了?各家廠商會繼續內卷,還是開始回收優惠?
我們收集了本月各家車企公開的購車政策,供大家參考。
也就是說,這次漲價的 1 萬塊可能就相當于是付費 OTA 了個軟件,其實可以看作是一種變相漲價的信號。
再看小米,本月小米 SU7、SU7 Ultra 繼續延續了此前的政策;
樂道在本月的權益調整也非常值得一提,雖說 "5 年 0 息 " 變為了 "3 年 0 息 ",但此前的 48 張換電券增加到了 144 張換電券,相當于是 1 年免費換電升級到了 3 年,算是用權益對沖金融方案的調整。
所謂的 " 高息高返 " 指的是銀行提供較高利率的車貸(高息),并向經銷商支付高額傭金(高返),經銷商則通過部分返傭補貼車價,使貸款購車看起來比全款購車更劃算。
在過去,一輛 30 萬左右的車,在 " 高息高反 " 的一番操作后,往往還能拿到 1 萬元左右的優惠。
另外有意思的是,IQ 銳歌還贈送了 " 戰損無憂 " 權益,發生事故后如果車損超過原車價值的 30%,就能免費換新車。
最后再來說說比亞迪,雖然本月官方并沒有繼續 " 一口價 ",但我們在咨詢了門店后得知其實不少車型仍暗藏優惠。
如果大家對比亞迪的車感興趣,不妨也可以去線下走一走,碰碰運氣。
寫在最后
不難發現,進入 7 月后,無論是 " 高息高反 " 的叫停,還是特斯拉悄悄的變相漲價,再到比亞迪取消 " 一口價 ",整個市場的節奏似乎開始慢慢變了。
價格戰看著像是降溫了,但或許還遠沒到結束的時候。雖然表面上大力度直降和 " 一口價 " 少了,但仔細去摳權益、金融政策和終端價格,其實依然能淘到不少實惠。
如果你打算近期買車,不妨多看、多問、多比價,別被 " 價格戰暫停 " 這幾個字迷了眼。
至于接下來價格戰怎么走、權益還能卷出什么新玩法,AutoLab 也會帶大家持續關注,咱們下個月接著看好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