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3 日晚間,交銀施羅德基金率先披露了發售公告,公告稱,其旗下交銀施羅德瑞安混合將于 5 月 27 日正式發行,募集結束時間為 6 月 20 日。擬任基金經理由周期研究出身,均衡風格的基金經理黃鼎擔綱。從銷售渠道來看,股東方交通銀行和托管銀行浦發銀行或均是發行主要渠道。
此外,首批產品將于 5 月底前啟動產品募集發行,6 月底前基本完成募集,這意味著各家發售公告或將很快披露。
26 只產品齊發,市場最為關心兩個問題:一是怎么賣?二是誰來管?
26 只主動權益產品齊發,雖然不像跟蹤同一指數的 ETF 過于趨同,但是各家基本上遵循穩健均衡風格,又是在 3400 點的相對高位,基金公司、銀行券商渠道銷售壓力可想而知,記者從業內獲悉,多家設立了 10 億元左右的發行目標。也有管理人預期了更高目標,希望能夠在發行中脫穎而出,也有基金公司為士氣而戰,期待打響這一槍。
如何派兵遣將?這是市場關心、同業相互打探的焦點,記者從銀行等渠道方面獲悉,各家擬任基金經理名單已經出爐,均推出長期業績穩健優異的良將出戰,既有匯添富基金的卞正、中歐基金的沈悅、景順長城基金的農冰立等近年來表現優異的新秀,也有招商基金的朱紅裕、東方紅資管的周云、交銀施羅德基金的黃鼎、南方基金的李錦文等價值老將。
隨著產品獲批,更多的信息得以披露,各家也在著力挖掘自身的亮點與賣點,比如中歐大盤智選混合是首批浮動費率基金中唯一一只發起式基金,這也意味著中歐這只產品僅需 1000 萬元自有資金即可上市,無需考慮 2 億元門檻,發行、上市步伐節奏或快于同類。
再比如,財聯社記者獲悉,為體現與投資者利益綁定,此次首批唯一一家券商資管東方紅資管旗下東方紅核心價值混合發行時,股東方東方證券將跟投,員工與公司同步自購。
26 只浮動費率基金集中獲批
26 只浮動費率產品 5 月 16 日同時上報,僅僅相隔 4 個交易日即獲批準。
" 每天都在嚴陣以待,等待獲批。" 有基金公司表示,作為公募改革后首批浮動費率基金,公司相當重視,每天都在緊張等待獲批,并隨時準備投入更為緊張的發行階段。
要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報酬與投資者回報綁定機制。建立與基金業績表現掛鉤的浮動管理費收取機制,和此前的浮動費率基金不同,此次新模式浮動費率一是基于業績比較基準;二是基準定價管理費的同時,升檔幅度明顯小于降檔幅度,更好實現與投資者的 " 同甘共苦 "。
匯添富基金表示,此次費率創新型基金將費率細化至 " 單客戶、單份額 " 維度,即按照每個投資者、每筆基金份額的持有時間、持有期間的年化收益率分檔收取,真正實現了 " 千人千面 " 的差異化收費,將更聚焦投資者獲得感,進一步向投資者利益靠攏。
東方紅資管進一步闡述,改革后的費率體系強化了業績比較基準的 " 錨定作用 ",將管理人與投資者利益深度綁定。以業績比較基準作為衡量盈虧情況的標尺,強化了業績比較基準對基金投資運作的約束,避免投資風格漂移,激勵基金管理人推出策略清晰、風險收益特征明確的產品。
此外,管理費與相對于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掛鉤,引導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經理擺脫對市場貝塔收益的依賴,切實提升挖掘阿爾法超額收益的專業化投研能力,重塑行業的投資文化。
擬任基金經理陸續出爐
哪些基金經理將出戰管理首批浮動費率產品?財聯社記者從銀行等多方渠道獲悉各家擬任基金經理已經基本出爐。
從風格來看,有價值均衡,也有成長。價值老將方面,比如招商基金的朱紅裕、東方紅資管的周云、交銀施羅德基金的黃鼎、南方基金的李錦文,華夏基金的王君正、廣發基金的王明旭、安信基金的袁瑋、平安基金的何杰、信達澳亞的吳清宇等。中歐基金的沈悅雖然是新生代女基金經理,但是頗具曹名長價值風格。
也有科技、汽車等成長主題的基金經理,比如易方達的劉健維、博時基金的田俊維、景順長城的農冰立、匯添富基金的卞正、興證全球的陳聰、華安基金的欒超、大成基金的杜聰。
基金公司非常有默契地都沒有選擇明星基金、網紅基金經理,但是其中有不少基金經理也是相當有特色。
有的基金經理有過專戶管理經驗,比如廣發基金的王明旭曾在興證全球管理過專戶、嘉實基金的李濤。
還有不少是投資總監級別的基金經理親自管理,比如天弘基金的賈騰,剛剛加入天弘擔任投資總監一職,華商基金張明昕為公司權益投資部副總監。
安信基金的袁瑋盡管沒有張翼飛有名氣,但是根據此前有業內人士整理 " 可以優先考慮浮動費率基金經理 " 名單中,袁瑋赫然在列。名單整理了 2019 年 -2022 年、2022 年 -2024 年相對業績基準超額較高的基金經理,鮑無可、楊金金、徐彥、王平、孫蒙、林慶等人也在其中。
興證全球的陳聰川差不多是擔任基金經理時間最短的,擔任基金經理僅 2 年多,此前為量化分析師,從他管理的產品來看,對港股、A 股均有配置。
銀華基金的王曉川也較為年輕,管理時間僅 3 年多,履歷上同樣有趣,歷任交通運輸、煤炭、傳媒行業研究員,但把銀華數字經濟主題的基金管理的業績不俗。
南方基金大概率會采用雙基金經理模式,低估值輪動高手李錦文和袁立聯手。
基金公司忙著找賣點
截至目前,上報基金公司均做好了產品核心要素設計、產品法律文件準備、配套系統改造推進、銷售渠道溝通等相關準備。
系統方面,恒生電子反應迅速,已經完成相關需求升級。銀行銷售同樣已經嚴陣以待,消息顯示,目前建設銀行托管產品最多,富國基金、華夏基金、博時基金、信達澳亞基金、華安基金、銀華基金和華商基金均選擇了該行,工商銀行托管有四只產品,分別為中歐、鵬華、大成和萬家。
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和廣發基金選擇了中國銀行,零售之王招商銀行則有景順長城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旗下三只產品,同樣有三只產品托管的還有農業銀行,分別是匯添富、平安和宏利。
此外,招商基金和安信基金旗下產品托管在交通銀行。南方基金則把托管放在了中信銀行。
基金公司方面表示,從長遠來看,浮動費率有利于幫助投資者培養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與理性投資理念,但是對于基金公司的渠道而言,短期挑戰則不小。有基金公司坦言,最大的挑戰就是賣點不足,投資者的目標是賺錢,而不是虧得少,這就意味著管理費的高低不是投資者判斷購買的首要指標。
" 基金公司的解決方案就是讓把長期業績能打的基金經理管理,這一方面,公司也會擔心,業績好了一年之后費率變高后,基民會贖回選擇該基金經理的其他產品,畢竟市場上成長風格、價值風格產品均不難找。" 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誠然,監管也想到了這一點,未來頭部基金公司在發行主動權益時要有 6 成為浮動費率基金。
有銷售人士直言,基金公司的管理費與基民的回報深度捆綁后,可能會有更多公司選擇逆周期布局,在市場相對低點時多發新基金。
" 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低估銷售難度會加大,而且創新產品的費率設計復雜,客戶的培育需要一個過程。" 上述人士指出,預計需要一定時間對客戶進行普及,增強客戶的理解后,才會有更多客戶選擇。
主動權益發行難也是事實,iFind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5 月 20 日,全市場混合型基金發行規模為 176.24 億元,同比去年前 5 個月的 360.26 億元,降幅達 51%。即便是今年市場情緒明顯改善,DeepSeek 帶動科技等成長板塊的上漲,主動權益基金銷售依然不叫座。
費率到底咋算?一年后費率 0.6%-1.5% 不等
來看下費率,首批浮動費率基金咋收費?有兩個層次的收費考量:
一是持有時間。當投資者贖回、轉出基金份額或基金合同終止的情形發生時,持有期限不足一年(即 365 天),則按 1.2% 年費率收取管理費;
二是持有期限達到一年及以上,則再根據持有期間年化收益率分為三種情況,分別確定對應的管理費率檔位。
第一種是向上浮動,若持有期間相對業績比較基準的年化超額收益率(扣除超額管理費后)超過 6% 且持有收益率(扣除超額管理費后)為正,按 1.5% 年費率確認管理費,即增加 0.3% 的超額管理費;
第二種是向下浮動,若持有期間的年化超額收益率在 -3% 及以下,按 0.6% 年費率確認管理費;
第三種是除以上兩種情形外,按 1.2% 年費率確認管理費。
總結來看,這批浮動費率產品第一年管理費率為 1.2%,所有產品均同統一;差異化收費是從第二年開始,這也是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的目的,共分為 0.6%、1.2% 以及 1.5% 三檔。
具體執行層面,第二年開始,將按照過去一年的漲幅與業績比較基準的比較來進行收取。比如過去一年該基金均顯著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監管明確為年化跑贏 6 個百分點,就從當天開始升檔費率為 1.5%,經過一段時間運營后,該基金過去一年的超額不能跑贏基準了,那就從當天開始按照 1.2% 收取;未來如果市場顯著回調,或者基金運作出現了問題,明顯低于業績比較基準的,年化跑輸 3 個百分點,管理費就降至 0.6%。
賬戶管理費率動態調整,同一賬戶不同時間分批買入的產品管理費率也不盡相同,這也就是上述基金公司所說的 " 千人千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