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5 日,吉利汽車在港交所公告,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 724.95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 25%;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同比提升 263.6%,達 56.72 億元。
吉利汽車表示,大幅的利潤增長得益于公司一季度的銷量表現和盈利能力的改善。期內,吉利汽車銷量 70.4 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48%,已完成全年 271 萬輛銷量目標的 26%。其中,吉利新能源產品(含吉利、領克、極氪)第一季度銷量 33.9 萬輛,國內新能源滲透率超 50%。隨著新能源盈利能力的改善及規模效應釋放,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總額大幅提升至 114 億元,毛利率達 15.8%。
在吉利汽車一季度業績會上,吉利汽車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表示,公司對今年年度目標有信心超額完成,隨著各項整合深入推進,吉利汽車不斷發展,盈利能力持續提高,將給股東帶來更大回報。
桂生悅同時公開回應了吉利汽車與極氪科技的合并緣由。桂生悅表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吉利汽車只有改變過去 " 品牌小而散、散而亂 " 的現象進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資源凝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取得勝利。" 面對激烈的競爭,市場不給容錯空間,吉利汽車需要快速整合提高企業競爭力,且廣大股東高度贊成吉利汽車與極氪的整合。" 桂生悅透露。
5 月 7 日,吉利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公司向極氪提交非約束性報價函,建議私有化極氪,收購所有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的極氪股份及美國存托股票(本集團實益擁有者除外),回購價為 25.66 美元 / 股。此后一周,極氪發布公告稱,關于日前吉利私有化極氪的提議,目前尚未做出任何決定。
" 吉利汽車與極氪科技實現完全合并后,力爭實現研發層面數以 10 億元的節省、采購層面節省幾十億元的目標,達到管理費用與營銷費用雙下降的顯著效果。" 吉利控股集團 CEO、吉利汽車副主席及執行董事李東輝確認,協同整合是當前吉利控股的重要戰略,去年吉利汽車在基礎技術、產品研發、制造、采購等各領域全面推進協同。下一步將在共同管理班子的領導下,在各品牌面對各自客戶群體、產品設計分別開展的前提下,將中后臺工作極大程度協同起來。" 不過,除極氪科技之外,沒有其他(子公司)尋求通過私有化進入到 0175(即,吉利汽車)的上市公司,且吉利控股集團和其他相關的單獨上市公司也沒有進行任何私有化問題的討論。"
吉利汽車集團 CEO 淦家閱則表示,整合后集團將實現整體效益超 5%,研發效率、管理效率及營銷效率達到 15%-20%。
子公司一季度業績 " 飄紅 " 之時,吉利控股亦對 " 一個吉利 " 戰略整合后的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據悉,吉利汽車收購極氪科技交易完成后,李東輝將出任吉利控股集團副董事長,負責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團投融資管理,并在資本運作、重大對外合作項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安聰慧將出任吉利控股集團 CEO,全面負責吉利控股集團運營管理工作(合并完成前,安聰慧仍擔任極氪科技集團 CEO);桂生悅仍擔任吉利汽車行政總裁 ( CEO ) 及執行董事;淦家閱將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車集團 CEO,吉利汽車集團將下設吉利銀河事業群和極氪科技事業群(淦家閱仍擔任吉利汽車執行董事)。此外,為培養年輕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戴慶已于今年 3 月被任命為吉利控股集團輪值總裁,向吉利控股集團 CEO 匯報工作。
交銀國際最新研報認為,此次私有化利好吉利控股集團內部資源的深度整合和高效協同,杜絕重復投入,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合并后,新的管理架構下,各品牌保持獨特清晰的定位、差異化的技術規劃和產品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