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霆
4 月 29 日,僑銀股份披露 2024 年年報。
財報數據顯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39.14 億元;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 3.09 億元,同比增長 1.1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 1.58 億元,同比提升 98.29%。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為 82.60 億元,較期初增長 9.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 24.35 億元,較期初增長 11.21%,為后續業務擴張提供堅實支撐。
與此同時,公司管理費用同比降低 20.20%," 三費費率 " 同比降低 0.88% 至 13.23%,成本控制能力顯著提升;同時,應收賬款周轉效率優化,資金流動性顯著增強。
不難看出,僑銀股份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顯著改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與總資產同步增長。在行業競爭加劇、經濟承壓的背景下,公司通過優化業務結構、強化數智化運營及深化戰略布局,展現出較強的經營韌性與創新活力。
新增長極初現,海外項目實現新突破
根據財報,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在手待執行訂單 420 億元。據了解,僑銀股份拓展城市服務邊界,加速向 " 數智城市大管家 " 升級,業務覆蓋物業、人工智能裝備、科技服務、再生資源等領域。版圖新增重慶、鄂爾多斯、臨沂、無錫等 6 大重點城市。
僑銀股份不僅落細 " 城市繡花 " 管理,為廣州中山紀念堂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 景區提供衛生保潔服務,同時積極推進業務融合戰略。物業管理、再生資源等板塊成為新增長極。
財報顯示,僑銀股份開拓廣州、肇慶、貴陽等地物業項目,深化高端商寫物業等細分領域布局;探索 " 城市服務 + 人工智能 + 再生資源循環利用 " 協同模式,開封市北美靜脈產業園項目正式投運,助力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建設;加速數智城市大管家布局,聯姻能鏈智電、重慶江南發展集團、中節能公司、廣州數據集團、巡鷹集團等綠色智能標桿,推動業務結構向高附加值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環衛服務龍頭的僑銀股份,業務已經完成 " 走出去 " 的突破,實現海外項目 " 從 0 到 1" 的飛躍。
據僑銀股份微信公眾號,2025 年 1 月 7 日,在中國(上海)- 阿聯酋產業投資與合作大會期間,阿聯酋投資部副部長默罕默德 · 阿爾哈維接見了僑銀股份總裁夏冠明一行,雙方就僑銀股份在阿聯酋投資合作事宜進行深入交談,并見證了僑銀股份與 THi 集團的簽約儀式。
夏冠明曾對此表示,目前,中國 A 股上市公司有近 4000 家已 " 出海 ",有產品的出海、產業的出海、技術的出海,但是還沒有城市運營和城市服務的 " 服務出海 ",僑銀希望能在首發經濟服務出海中起到領頭作用。僑銀擬發揮城市大管家與城市產業聯盟優勢,用 " 科技賦能 + 城市服務 + 自主投資 + 供應鏈產業聯盟 " 的組合拳形式出海,為阿聯酋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驅動產業升級
人工智能是當下企業必須接近的風口,而僑銀股份憑借超前的戰略目光,早已完成了對人工智能的布局。
根據財報數據,近兩年,公司研發費用累計投入 8789 萬元。據了解,僑銀股份深刻把握數智革命機遇,以人工智能為引擎,推動 "AI 全維度全場景賦能城市綜合管理服務 ",形成 " 天、空、地、水、生活、生產 " 一體化城市數智管理作業體系,數字化轉型降本成效顯著,研發成果迭出。
借助數智化升級服務模式落地,天津首個醫院類智慧立體停車庫的投用、呼和浩特新城區項目引入人工智能機器人作業等,都是僑銀股份親力打造數智化安全高效治理的新典范。
此外,僑銀股份聯合中國科研領域頂尖團隊成立西部僑銀數智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啟動僑銀數智城市研究院,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在廣州、福州等重點城市完成路測,實現城市多場景應用,智慧環衛系統升級上線,提升作業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僑銀智能機器人獲得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 2024 年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 " 年度典型案例 "。
僑銀股份在 2024 年年報中數次提到 " 二縱三橫 " 的戰略。據了解,僑銀股份將這一戰略作為重點工程全力推進,專門成立發展中心整合各路資源,進一步增強業務融合的驅動力,以 " 二縱 " 錨定未來產業,宣布做深主營業務和科技屬性兩條線深度,做實城市服務的科技應用板塊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家 " 人工智能 +" 行動推進及化債新政深化,城市服務行業迎來政策與資金雙重利好。
可以預見的是,持續拓展服務場景、融合人本科技的僑銀股份,憑借技術積累、規模優勢及戰略前瞻性,有望進一步鞏固行業龍頭地位,推動城市服務向智能化、低碳化、云聯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