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吃肉,一部分女性朋友會比較排斥,認為吃肉會變胖,不利于保持身材。其實,從健康的角度考慮,真的建議女性朋友要多吃點肉!
01. 女性多吃點肉,有這些好處
女性比男性需要更多的鐵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參與體內氧的運送和組織吸收過程,維持正常的造血功能。飲食中缺鐵會增加患缺鐵性貧血的風險,同時也會讓人變得冷漠呆板、頭暈、疲勞乏力、皮膚蒼白,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2023 版》中的建議,男性和女性鐵的推薦攝入量分別是 12mg/ 天、18mg/ 天,可見女性比男性需要更多的鐵。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成年女性月經期間失血量較多,因此需要更多鐵儲備;孕期和哺乳期女性鐵的需求量會進一步增加;50 歲以后絕經的女性,鐵需求量就會下降到 10mg/ 天。
不吃肉很容易缺乏維生素 B12
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維生素 B12,必須得從食物中獲取。維生素 B12 的主要來源是動物性食物,比如肉類、動物內臟,植物中幾乎不含有維生素 B12。
有研究顯示,兒童、青少年、老人、素食人群以及育齡期女性缺乏維生素 B12 的風險較高。
缺乏維生素 B12 可能會讓人出現神經系統問題、記憶力減退、精神抑郁、疲勞,長期缺乏會導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 。
吃肉可以減少肌肉流失
肉類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且畜肉蛋白質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比較接近,利用率高。如果不吃肉或者吃不夠肉類,都會直接影響蛋白質的攝入,進而影響肌肉合成。
特別是對于減肥中的女性來說,不吃肉會增加肌肉流失,從而降低身體代謝,影響免疫力。
肉類中的蛋白質、鎂、磷等營養有助于維持骨骼的健康。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長期研究顯示,與正常食肉者相比,素食者 ( 不吃肉或魚,但吃牛奶或蛋 ) 的全骨折的風險增加 11%,純素食主義者 ( 不吃肉、魚、牛奶和蛋 ) 發生全骨折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50%;并且與正常食肉者相比,只食魚者、素食者和純素食主義者的髖部骨折風險分別增加了 26%、25% 和 131%。
特別是對更年期的女性而言,更要關注骨折的問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會讓骨骼中的鈣快速丟失,增加患骨質疏松的風險,也會增加骨折風險。
02. 健康吃肉的 3 個建議
控量很關鍵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周吃畜禽肉 300~500 克,每周吃魚 2 次或 300~500 克,平均下來相當于每天 40~75 克畜禽肉或魚蝦等水產品。
特別是要控制好紅肉的攝入量。豬牛羊等畜肉就屬于紅肉,這類肉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過多攝入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目前也有充足的證據表明,過多攝入紅肉可增加患 2 型糖尿病、結直腸癌以及肥胖的發病風險。
建議多選禽肉和魚蝦貝類,它們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貝類中的蟶子,不僅富含優質蛋白質,還含有豐富的鐵,其鐵含量是豬里脊的 22.4 倍,建議女性朋友常吃。
在肉類的烹調上,推薦選擇少油的烹調方法,比如清蒸、燉煮、少油炒等,應盡量避免多油的煎炸、燒烤這類烹調方式,容易產生致癌物,影響人體健康。
少吃加工肉類
少吃煙熏肉、臘肉、培根、火腿等加工肉類,這類食物不僅含有較多的鹽,同時也存在油脂過度氧化等問題,常吃會帶來健康風險。
03. 實在不愛吃肉,咋辦?
如果實在是不愛吃肉,也不用強迫自己吃。
補充蛋白質方面
可以考慮奶及奶制品、豆制品和雞蛋。
可以選擇發酵豆制品,比如納豆、少量青方和紅方、豆豉等。
補鐵方面
可以選擇鐵含量較高的蔬菜,比如黑木耳、莧菜、紅胡蘿卜纓、苦苣菜等,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 C 的蔬果 ( 甜椒、獼猴桃、番石榴、草莓等 ) ,提高鐵的吸收利用率。
另外,還可以因人而異地選擇蛋白質粉、鐵劑、維生素 B12 等膳食補充劑,滿足身體需求。
最后一句話總結:肉類能提供豐富的營養,能幫助預防貧血、降低骨折風險、降低抑郁風險,吃對了還能更好地幫助減肥,真心建議女性朋友們適當多吃點。
來源 人民日報
編輯 段筠 /編審 李楓 /簽發 蒲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