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機型號:ORICO UFSD-J快閃U盤
搞機作者:MaleBeast
推薦指數:★★★★★
機器性價比 :★★★★★
搞機作者:MaleBeast
推薦指數:★★★★★
機器性價比 :★★★★★
前言
U盤作為日常工作學習中最常見的移動存儲設備,其小巧便攜,易于拷貝文件等數據。雖然現在網盤、云盤等一度興起,但網盤對文件數據大小的限制、網絡傳輸速率對上傳下載的影響以及文件安全性等因素的考量,人們還是會更多地使用U盤作為重要的數據傳輸媒介。本期,筆者為大家分享集顏值和實力于一體的超級高速、不掉速U盤:ORICO UFSD-J快閃U盤。

開箱
外包裝整體采用了啞光設計,以白色為背景,藍、黑搭配,顯得十分有活力,同時低調奢華。正面印有U盤的設計圖片,上方商標ORICO十分醒目,下方LEADING TECHNOLOGY彰顯奧??频墓驹妇?,與母公司創元時代的價值使命一脈相承:數碼智能周邊配件研發的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正面同時標注了容量版本,及產品其他特點:穩定、不掉速、USB3.2 Gen1協議下最高405MB/s。背面印有詳細的產品規格和廠商信息。


包裝盒內由減震穩定材料固定U盤主體,配使用說明書和掛繩一根。

外觀上,UFSD-J快閃U盤形似碼頭上的集裝箱,尺寸為69.8*21*9.1mm,重量為37.7g,很有分量感。外殼為一體成形鋁合金材質,金屬外殼最大的好處就是結實耐用,同時利于散熱。這種集裝箱式的設計,不僅外觀好看,同時增大了散熱面積,而且凹凸的設計方便拿取。在每條棱上,經過倒角處理,平時看起來十分立體,同時,用起來十分溫潤,沒有割手的不適感。機身右上角設計了掛繩孔,可以和自帶掛繩或鑰匙環等連接,便于隨身攜帶,易于存放。





測評/體驗
ORICO本次推出的快閃U盤共5種類型,包括J、X、S、C、I,所有類型均為固態U盤,其型號只是外觀不通而已。數據集裝箱款為J系列,這款有64GB、128GB、256GB和512GB四個容量可選,同時,插頭有USB-A和USB-C兩種規格。

容量方面的話,因為筆者之前從U盤剛開始的8MB親身經歷過,那些年都是文檔之類的,文件大小很小,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大多數情況,個人推薦128GB起步,這個和選手機存儲空間Rom有點像。接口的話,對于大多數經常使用臺式電腦的用戶來說,選擇USB-A物理接口通用性更強,兼容性、適配性更好,如果需要使用手機平板等讀取U盤內容的話,亦可通過USB-A to USB-C轉換頭實現。當然,如果你的工作學習中筆記本等接口幾乎都為USB-C的話,那么選擇C口會更加便捷。筆者當前在測的為128GB容量USB-A款。

看完了外觀,來說說最重要的傳輸速率。UFSD-J快閃U盤支持USB 3.2 Gen1傳輸標準,理論上,傳輸速率為5Gbps/s,廠商宣傳其讀取速度為405MB/s。接下來,依次使用CrystalDiskMark、AS SSD Benchmark、ATTO Disk Benchmark進行讀寫速度測試。(測試環境為配備USB3.2接口的臺式機,從而保障足夠的帶寬讓U盤的讀寫性能得以充分釋放。)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實測讀取速度約370MB/s,寫入速度約160MB/s。

為了保證測試的準確性,筆者又進行了64位和32位對比測試,兩者數據近似。

然后進行AS SSD Benchmark基準性能測試,實測UFSD-J快閃U盤的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為350MB/s和160MB/s。

最后,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不同大小的數據包的讀寫??梢钥闯?,在小文件的讀寫速率大概為19MB/s與25MB/s。大文件的讀寫速度分別為360MB/s與160MB/s。

三組測試數據基本相一致。筆者專門進行了不掉速測試,實測確實很穩,基本在150MB/s的寫入狀態。

經過多輪測試,此時的UFSD-J快閃U盤摸上去和體溫近似,無發燙等不良現象,可見其溫度控制得很好。

總結

ORICO快閃U盤采用了鋁合金材質外殼,集裝箱造型設計,體積小巧隨身攜帶方便,高科技加持,擁有近400MB/s讀取速度,不掉速,傳輸數據高效省時,溫控優秀。這么一款內外兼備的固態U盤十分具有性價比,快喊上你的小伙伴一起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