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 8 月 1 日訊(記者 孫煜)近日,旅游服務商眾信旅游(002707.SZ)官宣北京地區 10 家線下門店同步開業。藍鯨新聞從眾信旅游處獲悉,公司在北京范圍內的線下門店數達到 150 家,全國門店數則達到 2500 家。
藍鯨記者查閱眾信旅游多份財報,2023 年 6 月末,眾信旅游線下門店數為 1300 家,這意味著兩年時間,新開線下門店數近 1200 家。時間拉長,2019 年末,彼時眾信旅游門店數為 751 家,簽約門店數量也才剛剛突破 1000 家。
眾信旅游的大手筆開店并非個例,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末,全國共有旅行社 64616 家,相比兩年前增加了 1.9 萬家,線下門店也在陸續開出。
在線上預訂旅行產品十分便利的當下,為何眾多旅行社卻 " 反其道而行 ",不惜重金拓展線下門店?
線上、線下 " 獲客 " 成本趨同
就開店模式,眾信旅游媒介公關經理李夢然告訴藍鯨記者:" 門店拓展的核心方式是‘直營 + 合伙’,直營門店往往開在核心城市、核心商圈,由公司直接運營,提供高端服務和產品體驗外,一定程度承擔品牌展示功能。合伙人門店是企業加速擴張的主力,重點拓展下沉市場,門店大多開在街邊、社區、商場,更貼近消費者日常生活 "。
" 傳統視角下,大家會覺得線下門店是重資產,但從當前操作模式上來看,線上的獲客成本也很高,兩種方式獲客成本趨同 ",李夢然告訴藍鯨記者:" 采用合伙模式在下沉市場開店,運營成本相對較低。"
有分析人士告訴藍鯨記者:" 隨著線上流量紅利的消退,獲客成本越來越高,轉化效率也在變低。線下場景看,進店顧客的成交率能達到 40%-50%"。
李夢然告訴藍鯨記者:" 線下獲客更加精準,通過線下門店可以直達消費者日常生活,更加了解消費者的旅行需求。此外,眾信旅游以出境游業務為主,其中涉及到交材料、申請護照、辦簽證等多個涉及個人信息的環節,線下門店讓消費者感覺更加安心,畢竟門店就在這里。"
藍鯨記者近日走訪多家位于上海的線下旅行社,在店內進行咨詢的大多為附近居民," 暑期計劃出行,路過看到街邊旅行社,進來問問看有沒有推薦的旅行線路 ",一名消費者告訴藍鯨記者。
另一方面,相比于線上平臺中紛繁復雜的旅行產品,線下門店中旅行產品更加直觀簡潔。華西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從獲客的角度看,線上旅行社以年輕客群為主,線下旅行社則更多把握銀發客群。中老年游客出境游需求增加、跟團意愿更強、可支配收入與假期時間更為充裕,對出境游旅行社而言,服務中老年群體性價比更優。
值得一提的是,以攜程為代表的 OTA 平臺,近年來同樣加速布局線下旅行社門店,公開資料顯示,2023 年全年,攜程簽約線下門店數超過 2100 家,另據《人民日報》報道,截至 2025 年 4 月,攜程在全國線下門店數近 7000 家。攜程同樣采用加盟模式進行擴張,據界面新聞報道,門店租金、裝修和人工費用都由店主承擔,攜程收取每年 3 萬元的管理費,消費者直接和攜程總部簽約。
門店增加解決 " 成團率 " 難題
對于當前的眾信旅游,門店的快速擴張沒有帶來拖累,反而促進了業績的增長。
眾信旅游國際旅行社,是國內首批 5A 級國際旅行社之一,成立于 1992 年,2014 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從事旅游批發、旅游零售。旅游批發業務,是從產業鏈上游獲取交通、景點、餐飲等旅游資源,整合后形成相應旅行產品,提供給下游零售商進行售賣。旅游零售業務則是將產品售賣給消費者,包括 OTA 平臺和線下旅行社。
從公司披露的 2024 年財報,分產品看,旅游批發業務營收 47.93 億元,占公司營收總比重的 74.26%;旅游零售業務收入 7.46 億元,占營收總比重的 11.55%。雖然,旅游批發業務營收占比高,但旅游零售業務的毛利率更可觀,財報顯示,眾信旅游 2024 年旅游批發毛利率 11.95%、旅游零售毛利率 21.84%。
眾信旅游 2022-2024 年營收分別為 5 億元、32.98 億元、64.55 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2.2 億元、0.32 億元、1.06 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 -2.14 億元、1.70 億元、3.47 億元。業績的增長,一方面得益于旅游業的恢復,另一方面則因為批發、零售業務的協同。華西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零售門店數量增加,可解決批發業務可能面臨的 " 成團率 " 不足的問題。
有分析人士告訴藍鯨記者:" 當前線下旅行社門店擴張,但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未來仍需憑借精細化運營突圍,能否真正為消費者提供需要的產品成為關鍵,并非單純進行規?;瘮U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