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薪資數據疑似泄露,月薪最高 13.5 萬年終獎 610 萬引爭議,公司報警稱不實
據財聯社報道,7 月 16 日,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 " 博時基金 ")疑似遭遇大規模薪資數據泄露,涉及固收、權益、財務、信息技術等多個核心部門超 70 名員工的工號、姓名、職級、月薪及年終獎明細在網絡流傳。
其中,最高月薪達 13.5 萬元,固收部門某員工年終獎更是高達 610 萬元,引發市場對金融行業薪酬透明度與信息安全的激烈討論。
根據網傳 PDF 文件及 GitHub 平臺披露信息,此次泄露的數據呈現顯著的薪酬層級差異:月薪低于 2 萬元的基層員工僅 9 人,集中在行政支持崗位;2 萬 -5 萬元區間的 39 人涵蓋財務及固收研究部門;5 萬 -10 萬元的 16 人多為部門主管;而月薪超 10 萬元的 7 人中,信息技術部總經理車宏源達 10.6 萬元,固收投資部某董事總經理更高達 13 萬元。
更引人關注的是固收一部年終獎明細:最低 49 萬元,最高 610.3 萬元,若按此計算該員工年度總收入可達 772 萬元。但調查發現,這位據稱獲得 610 萬元獎金的陳姓員工,實為 2023 年 9 月已離職并加入中歐基金的前博時基金經理,其薪資數據出現在 2025 年的泄露文件中,引發對數據真實性的質疑。
許多網友指出相關工資相比其他行業略微偏高,基金公司旱澇保收薅羊毛卻不承擔虧損責任的制度應該要改變。也有網友認為無論基金虧了賺了,反正基金經理和公司,都是賺錢,基金經理的工資應該跟業績掛鉤。
面對輿情發酵,博時基金內部人士 16 日緊急回應:" 網傳數據不實,不符合實際情況,且涉及個人隱私和商業機密,已第一時間報警。" 但未具體說明哪些數據存在偏差。
某公募基金 IT 總監透露:" 薪資數據通常僅限 HR 及高管可見,此次能完整導出并上傳至 GitHub,不排除內部權限管理失控或‘內鬼’操作。" 業內擔憂,作為管理規模超 1.5 萬億元的頭部基金公司,博時此次事件可能觸發監管對全行業數據安全的排查。
2025 年 5 月證監會《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要求 " 基金經理薪酬與長期業績掛鉤,跑輸基準超 10% 降薪 "。而泄露數據顯示,即便在限薪政策下,頭部固收基金經理仍能獲得千萬級收入。
財經評論員葉檀指出:" 數據泄露暴露的不僅是信息安全漏洞,更折射出金融行業薪酬透明度與公眾期待的落差。在銀行理財‘破凈潮’與股民虧損背景下,基金公司需重新審視薪酬體系的合理性。"
此次事件或將加速行業薪酬信息加密升級,同時引發對金融高薪合理性的新一輪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