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 " 少不入川 ",但今天,越來越多年輕人和年輕產業正在涌入成都,游戲公司也一樣。
記者 | 阿勃
編輯 | L
我有個一起 " 開黑 " 打游戲的隊友,曾經在成都的騰訊游戲天美工作室群——《王者榮耀》誕生的地方工作,后來跳槽到某個一線城市大廠。
有次我們聊到最喜歡的地方,我問他:" 離開成都,是不是因為對那里不太滿意?" 朋友馬上表示了否定,他說:" 離開之后才發現成都太好了。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回去。"
古語云 " 少不入川 ",但今天,越來越多年輕人和年輕產業正在涌入成都,游戲公司也一樣。
根據智聯招聘 2025 年 3 月發布的第三期《2025 年春招市場行情周報》,在網絡游戲行業招聘 top 10 城市榜單中,成都的職位數占比位列第一。
而《黑神話:悟空》爆火之后,那些最受關注的國產單機游戲中,幾乎有三分之一的制作方來自成都。
今年,游戲圈內流傳的說法是:成都已經是中國的單機游戲之都。
首月 2000 萬份銷量,接連斬獲國內外游戲大獎,《黑神話:悟空》顯然是中國游戲走向高端化和國際化的一塊里程碑,它被戲稱為 " 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 "。
隨著《黑神話:悟空》的出圈,人們開始留意 " 村里的下一個大學生 "。游戲媒體 GameLook(游戲大觀)盤點了 30 款值得關注的國產單機游戲,竟然有 9 款來自成都,遠超廣州(3 款)、北京(2 款)。
這 9 款游戲中,《代號:錦衣衛》《猿公劍:白猿覺醒》《明末:淵虛之羽》的氣質和《黑神話:悟空》最相近。《代號:錦衣衛》主打武俠,強調復雜多變、見招拆招的打斗;《猿公劍:白猿覺醒》《明末:淵虛之羽》除了同樣亮眼的動作系統,還有巴蜀文化、志怪文學的元素。
成都的游戲工作室的野心也不止于國風題材。由神織科技開發、今年 3 月上市的《無限機兵》是二次元動漫畫風與后啟示錄科幻故事的結合,目前在游戲平臺 Steam 上的評測等級為 " 特別好評 "。
蛇夫座 - 日蝕邊緣工作室研發的《湮滅之潮》,靈感來自亞瑟王傳說,告訴大家 " 中國人也能講好西方神話 ",被戲稱為 " 村里的第一個留學生 "。
成都游戲產業的崛起并非無跡可尋。公開報道顯示,早在 2003 年,成都就已明確表態力推游戲產業。同一年,四川大學就開設了 " 游戲軟件系 ",比中國傳媒大學招收游戲設計方向專業學生的時間(2004 年)更早。
如果你問 Gemini、DeepSeek 或者 Kimi,它們都會告訴你后者是 " 中國高校首創 ",但這并不準確。
成都早早布局孵化游戲產業和游戲人才,游戲業迎來了快速擴張的十年,手機游戲公司一度有上千家。
tap4fun 就是這股浪潮的代表,他們最初只是一家承接技術外包業務、租民房辦公的小公司,靠團隊自學轉型做手機游戲。2012 年,他們的兩款游戲《銀河帝國》《王者帝國》登上了蘋果 App Store 美國區和中國區暢銷榜第一名,力壓《憤怒的小鳥》,一時風頭無兩。
CEO 徐子瞻后來回憶:" 看到這個排行榜的時候,有種我們是騰訊的感覺。"
文化氛圍與生活環境缺一不可
游戲行業有著鮮明的地域特點。
比如上海時髦、" 懂內容 ",因為 " 四小龍 " ——米哈游、莉莉絲游戲、疊紙游戲和鷹角網絡而成為二次元游戲重鎮;廣州低調務實,不愛搞大作,用輕體量的小游戲搶占下沉市場," 悶聲發大財 "。
一線城市游戲大廠的共同特點,是重視網絡游戲和手機游戲,這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狂飆突進的結果。
追逐更高的市場占有率、獲取更好的用戶數據、驅動營收業績和股價的增長,是它們的本能。新游戲立項時,負責人經常被詰問:" 你這個產品,能不能成為下一個《王者榮耀》或《原神》?"
市場規模較小,研發成本卻不低的單機游戲項目,便躲在二線城市悄悄發力。成都有著單機游戲制作的天時地利人和:一方面起步早,底子厚,人才和產業基礎好;另一方面,房價和薪酬水平相對一線城市較低,減少了游戲的開發成本。
在開頭那段對話中,我還提到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回去成都,薪酬水平肯定要下降,這兩年成都的游戲公司甚至還在降薪。"
但他坦然表示:" 誰沒被降薪呢?" 相比之下,成都的性價比更被凸顯:這里生活成本不高,工作不內卷,豐富的文化資源也能賦能游戲開發," 想好好生活就好好生活,想好好工作就好好工作 "。
《瞭望東方周刊》的 " 最具幸福感城市 " 論壇舉辦了 18 年,成都連續 16 年入選榜單。在反內卷、反內耗成為流行文化的今天,城市的 " 宜居性 " 成了關鍵的軟實力。這些年,游戲的 " 工業品 " 和 " 商品 " 屬性被反復強調,而最近,其 " 藝術品 " 屬性也開始被正視了。
擁有豐富文藝生活、能較大程度上實現 WLB(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城市,顯然也是能做出好游戲的城市。
運營:小野;排版:章魚
總第 686 期《第 Z 城》
原標題:《涌入川蜀的年輕人,把成都變成單機游戲之都》
686 期雜志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