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防萬防,還是逃不過被資本做局。
包括但不限于:飯局 / 奶茶局 / 甜品局 / 零食局 ...
喏,就是最近的外賣大戰,很多人先后入局,房產君也不例外。
連寫稿的此刻,一邊吸溜檸檬茶(盛惠 4.9 元),一邊撫摸肥肚腩(暴漲 6 斤)。
|接著奏樂接著舞,優惠別停
誰能想到,不費吹灰之力,還能踩中時代紅利。
自從京東和美團打響商戰,平臺的大額優惠券,咱直接被哄回胚胎了。
25-20、11-10... 各種補貼疊加之下,到手只需個位數!
隨著餓了么、淘寶閃購的攜手共進,戰局進入白熱化,甚至連錢都不用花!
|圖源:小紅書
商戰的激烈程度,有目共睹,但店家的倒閉速度,同樣不容小覷。
到底是誰在賺?這場狂歡能否讓實體迎來春天?
我突然非常好奇。
奶茶當水喝,大餐成日常
被外賣平臺哄成胚胎了!
外賣大戰還在硝煙四起,但第一批受益人已經出現——普通消費者。
正如房產君。
之前嘆杯奶茶,隨隨便便十幾二十,要想經濟實惠,得選瑞幸 / 庫迪,專挑 9.9 那檔。
現在?不好意思,超過 10 元直接劃走。
看看 4.9 元的鴨屎香檸檬茶(和同事分享),8.2 元的海南雞套餐。
嘬著茶,吃著飯,嘎嘎香。
原本只夠一杯奶茶的錢,各種神券一疊加,都能連著花一個禮拜。
打開京東閃購,抬眼看見的茶飲咖啡,多數以個位數的姿態出現。
1 元的雪王滿杯百香果,1.68 元的庫迪柚見美式,3 元的古茗云頂抹茶龍井 ...
打開美團外賣,摸索著領幾張神券,博一把膨脹。
之前漲到 8 元都像過年,現在居然漲到 10 元 /14 元,地址換到其他省市,還能膨脹出更高的金額,輕輕松松拿下個位數的晚餐。
再通過拼單,喝一杯 0.8 元的庫迪生椰拿鐵。
打開淘寶閃購,又是發免單紅包,又是抽免單奶茶,還有大額滿減外賣券等等。
不止自己免單,還能送朋友,喝的還是奶茶嗎,都是人情世故。
于是,身邊開始出現一種神奇的場面。
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里,見面第一句話:你今日飲 / 食佐未?。?/p>
核心不是吃啥喝啥,是羊毛薅得夠不夠狠。
吶,看看我們八卦小群的戰績。
(薅得更狠的朋友,歡迎評論區 PK 一把)
1 塊錢的生椰拿鐵——
2.88 元的麻醬熱干面——
3 塊錢的鮮肉云吞湯面——
4.79 元的大碗雙拼湯面——
已經很夸張?不止,還有 0 元購。
京東外賣,超時 20 分鐘免單,但凡碰見暴雨天,容易超時且賠付餐費。
還是系統自動申請賠付,飯還在嘴里嚼著,錢先打回賬戶,根本無需掰扯。
淚目,咱東子哥,還是會搞售后服務。
之前別說自動賠付,連丟外賣都得自己冒著暴雨找,哪有這種寵愛。
本著便宜不占王八蛋的想法,很多人的下單頻率,也愈發頻繁。
不知道動了誰的蛋糕、蛋撻、蛋卷、巴斯克、布蕾、炸雞、薯條、漢堡 ......
等反應過來的時候,嘴里還在嚼著。
輸了,這回真的輸了,還是保不住我的八塊腹肌。
線上狂歡,線下蕭瑟
實體能否迎來春天?
當然,誰也說不準,這場商戰還會維持多久,是否所有商家都能接住紅利。
|圖示為 AI 生成,僅作示意
以京東為例,其百億補貼是由商家根據自身經營規劃,自主選擇參與,補貼分攤比例由雙方共同協商。
同時表示,商家分攤比例保持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這也是很多商家選擇進駐京東的重要原因。
且看咖啡奶茶賽道,瑞幸和庫迪的價格戰打了這么多年,尚未分出勝負,直至京東外賣的出現。
在京東外賣上,庫迪咖啡銷量已經超過 7000 萬單,是目前銷量最高的咖啡品類,而瑞幸只有 4000 萬單。
前者的門店總數,比后者幾乎要少 1 萬家。
有業內信息稱,庫迪的補貼費用,大部分由京東外賣和庫迪總部承擔,多店聯營的補貼會更多。
平均一杯飲品,結算價格綜合為 10 元左右。
這點相當關鍵,以往外賣商家的傭金壓力,通常是一片倒的抱怨。
皆有這次鯰魚效應,多平臺親自下場燒錢開戰,潑天流量也能盤活商家,不失為好事。(沒有暗示誰的意思)
|圖源:@諸葛汪
沒錯,這場商戰的外溢效應非常劇烈。
直接受影響的餐飲行業,正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系,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切身相關。
據天河某燒臘店家表示,一個多月以來,其在京東的訂單占據外賣營業額的 80%,是在某頭部外賣 app 的雙倍。
包括其在內,很多店家都會特別區分「京東」與「美團等」,以便小哥自提。
至于單量對比,直接看圖會更加清晰明了。
至于這場商戰,商家們的感受相當一致: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近年來,多少食肆 / 商超 / 市場等接連倒閉,很多商家其實期待不高,起碼有流量,起碼有單開,起碼有飯吃,足矣。
" 薄利多銷也好,好過沒人吃你的飯,沒人買你的貨,守著空屋子。"
有幾位外賣小哥表示,最近單量幾乎是之前的 2-3 倍,到手工資更加可觀。
同時,來自京東的全職騎手透露道,他和公司簽署勞動合同,五險一金確實由公司承擔,連個人所需繳納部分都不用自己給。
至于美團、餓了么的小哥,都有聽聞平臺會為他們開放新的險種,并全量足額繳納保費,但還在等消息。
只不過,這場游走在外賣平臺的銷量刺激,注定會有結束的那天。
亦如 2015 年的那場大戰,也是優惠滿天飛,也是承諾放肆給。
商戰結束之前,實體商家能做的,只有趁機打出名堂,繼而活下來;
普通人能做的,也只有趕緊薅羊毛,能薅多少是多少;
大家薅到哪些羊毛呢?能否分享分享搶券攻略?評論區聊聊。
想了解買房 / 賣房 / 薅羊毛等問題的,也可以掃碼加入2025 廣州房產吃瓜群,買房吃瓜,我們爭取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