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立場 Pro
過去的一季度,AI、電商、游戲等互聯網核心業務陣地快速迭代。尤其是 AI,不管是技術理念、商業化落地思考,或是資金投入層面,都呈現出進一步大開大合的狀況,因此處于這些核心陣地的企業及相關業務在一季度的表現都更加值得關注。
5 月 14 日,騰訊發布其 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該季度騰訊總收入為人民幣 1800 億元,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 13% ;毛利為人民幣 1005 億元,同比增長 20% ;Non-IFRS 經營利潤率由去年的 37% 上升至 39% ,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經營利潤率同比有所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該季度騰訊資本開支為人民幣 275 億元,同比增加 91% ,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 78.7 億元,較上年同期有所上漲,這與一季度騰訊元寶的大力投放不無關系。
于現在的騰訊而言,游戲收入是基本盤,視頻號及電商相關業務是更快能夠看到落地的新曲線;而 AI 相關的產品技術或理念能夠分散在騰訊所有業務的不同環節,跟不同業務結合情況和落地速度也有區別,有的立馬能夠看到轉化(AI 之于騰訊音樂),而有的目前主要負責提供期待和想象力(元寶和微信 Agent)。
三種業務之于騰訊的不同意義,構成了當下市場對騰訊財務狀況的主要感知維度。
01、游戲和電商,騰訊的舊與新
一季度騰訊增值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17% 至人民幣 921 億元。其中騰訊本土市場游戲收入為人民幣 429 億 元,較去年同期的低基數同比增長 24%,得益于《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的收入增長,以及近期發布的 《地下城與勇士 : 起源》與《三角洲行動》的收入貢獻。
國際市場游戲收入為人民幣 166 億元,同比增長 23% ,乃由于《荒野亂斗》 、《 部落沖突:皇室戰爭》及《PUBG MOBILE》的收入增長。社交網絡收入同比增長 7% 至人民幣 326 億元,得益于手游虛擬道具銷售、音樂付費會員收入及小游戲平臺服務費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騰訊游戲包括《王者榮耀》和《穿越火線手游》流水創下歷史新高。
一方面,一季度是游戲傳統旺季,一季度包括春節游戲充值熱門期間,并且許多手游開年都有充值返利活動;另外據玩家統計,《王者榮耀》一季度上線了 10 款史詩皮膚、12 款傳說皮膚、2 款珍品傳說、兩款無雙皮膚以及 1 款典藏皮膚。
而《王者榮耀》二季度則是迎來了聯名旺季,《哪吒之魔童鬧海》、小黃鴨、三江源、三麗鷗等大熱 IP 聯名皮膚或活動也有望延續流水水平。
另一方面,從目前游戲大盤來看,經過 2024 年,游戲行業迎來新敘事。2024 年中國游戲行業總產值 4602.9 億元,同比增長 9.4% 創歷史新高,版號總量 1416 個同比增長 31.7%,創近三年新高,不過用戶規模同比增長 0.94% 增速趨近飽和。
細分來看,小程序游戲增速放緩,但 2024 年主機游戲《黑神話:悟空》打開新市場,端游《無限暖暖》《漫威爭鋒》都在 2024 Q4 上線,到了 2025 年這些游戲對市場的影響可能會持續。
游戲本質上具有社交屬性和 IP 屬性,高度依賴意識形態迭代,此前《新立場》的文章就表示,游戲公司需要比整個娛樂大盤更快地再建認知文化 " 巴別塔 ",在這一方面,騰訊展現出 " 守舊 " 趨勢明顯。
而騰訊的電商業務近一年來則算得上新。
過去一年視頻號、微信小店,乃至整個騰訊電商板塊動作頻頻發展迅猛。前有視頻號小店改名為微信小店,微信小店帶貨規模創新高,到了 2025 年一季度,騰訊為微信小店商家提供更多的入駐支持,以擴充品牌商品庫,為微信小店交易額同比迅速增長作出貢獻。
另外本次財報發布同一天,騰訊微信事業群成立電商產品部,負責微信內交易模式的探索。原微信開放平臺基礎部負責人曾鳴擔任電商產品部負責人,向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匯報。
去年五月份,微信就已將視頻號直播電商團隊并入到微信開放平臺(小程序、公眾號等)團隊,原微信視頻號直播電商團隊轉由微信開放平臺負責人負責。
這兩個調整信息結合起來看,截止到去年,微信的開放平臺業務就已經囊括了微信生態內的大部分電商業務,包括舊的電商模式小程序電商,新的電商模式微信小店電商等。由此不難看出現在的電商部門算得上是騰訊開放平臺部門內部孵化出來。
電商仍然是互聯網行業當前變現的主要陣地之一,在游戲基本盤守舊,AI 落地還仍需探索的階段,微信電商生態作為電商行業鮮有的社交、私域類型電商,盡管體量相對較小,但其在電商業務上的加碼和整合本就是一種革新,能夠滿足市場對騰訊的別樣期待。
02、AI 到 Agent,騰訊的慢與快
2025 一季度整個互聯網行業的探索重點依然放在了 AI 上,甚至相比起 2024 年更是按下了加速鍵。
總結來說,經過了 2024 年 AI 應用初步落地,到了 2025 一季度 DeepSeek 爆火改變了整個 AI 行業的多方面格局和估值邏輯,Manus 爆火又引起國內市場對于 Agent 更大的關注度,于是 AI 尤其是 Agent 方向正在更迅速地探索商業化落地。
而不可否認的是,2024 年騰訊對 AI 的探索相比其他頭部 AI 企業要慢。
此前《新立場》的文章《騰訊字節,做 AI to C 的兩個 " 極端 " 在頂峰相遇》就提到過,騰訊在 AI 時代的主要產品元寶在 2024 年可以說是查無此人的狀態。
根據七麥數據,2024 年 AI 產品榜單前 30 沒有騰訊元寶的身影,騰訊上榜的應用是搜狗輸入法和微信輸入法。而元寶沒有進年度累計下載量前 30 也就意味著,在七麥統計的各大主流應用商店端口內,字節豆包在 2024 年的累計下載量,至少是騰訊元寶的 20 倍。
這不僅僅體現在了豆包元寶的下載量差距上,也體現在了他們的 C 端產品矩陣形式上:騰訊在 AI 時代除了元寶再無有知名度的 C 端新應用,而字節則是全方位創造新的 AI to C 應用。這也許跟他們的產品基因有關,一個擅長做產品,一個擅長利用和延展微信生態。
盡管在去年,騰訊在 AI 上的探索相對較慢,但是在一季度,騰訊抓住機會給自己按下了加速鍵。
隨著 DeepSee 爆火,元寶接入 DeepSeek,元寶應用加大廣告投放," 微信 +DeepSeek",就像是十幾年前的 " 紅包 " 之于微信一般,成為元寶這個應用名字打響 C 端知名度的利器。后來甚至有元寶接入微信成為聊天界面的 " 常駐聯系人 "。
縱觀騰訊整個財報,對 AI 的加速布局體現在了幾乎每一個業務板塊的財務上。
比如此次財報中,騰訊管理層討論及分析稱,第二大板塊營銷服務業務的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用戶參與度提高、廣告平臺持續的 AI 升級以及微信交易生態系統的優化;第三大板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之中,企業服務收入增長百分比達雙位數,其增長乃受云服務收入及商家技術服務費的增長所驅動。
體現在業務上更具體來說,騰訊稱通過提升生成式 AI 能力,升級了我們的廣告技術平臺,例如改進圖像生成與視頻編輯功能以加速廣告制作,推出數字人解決方案以促進直播活動,以及加深對商品與用戶興趣的理解以提升推薦效果;騰訊云音視頻解決方案,連續七年按中國市場收入計排名第一。通過接入大語言模型能力,我們提升了音視頻解決方案的內容生成、媒體處理和實時互動的體驗……
加之將元寶植入微信聯系人,騰訊這些業務板塊跟 AI 的探索目前落地轉化節奏顯然并不一樣,于騰訊在 AI 市場的布局意義也不一樣。
往近了來說,AI 去年就已廣泛用于圖像生成及廣告,這一塊的商業化落地探索騰訊只能算得上緊跟市場;騰訊云音視頻解決方案則是相比起其他云廠,依靠自身生態優勢的正常差異化定位。而元寶植入微信聯系人,這一看似幾乎實現不了即時轉化的動作反而意義重大。
一方面,字節探索新的 C 端應用,自身內容生態結合 AI 大有可為;百度阿里成為蘋果在國內的 AI 服務商,一定程度也徹底奠定了自身在 AI 時代的地位;而元寶成為微信 " 常駐聯系人 ",這一產品層面的設計,倒是有可能讓騰訊成為 AI 行業新的范式。
此次財報電話會上騰訊對于 AI 及 Agent 的理解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馬化騰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表示,每個人都可以做通用的智能體,但與此同時,也有一種智能體可以存在于微信內部以及微信獨特的生態系統中。
馬化騰認為,在微信生態系統內,騰訊有機會創建一個非常獨特的智能體。它與微信生態系統的獨特組成部分相連接,包括社交圖譜、通信和社區能力、內容生態系統(如公眾號和視頻號),以及微信內數百萬個小程序。
這些小程序實際上涉及各種信息以及跨越許多不同垂直應用的交易和操作能力。因此,為與其它更通用的智能體相比,這將是非常獨特的。這對騰訊來說是一個非常差異化的產品。
依托于微信私域的特殊性,以及強大多元的生態組件,微信支付,騰訊也許反而是最有望將電商、社交、內容用 AI 完整串聯的角色,不過筆者認為,這稍有些遙遠。
03、寫在最后
事實上此前《新立場》就已提出,資源是資源,想法是想法,落地是落地。每個大廠都會展現自己的 AI 資源,以及這些資源結合最新的技術理念產品理念的合理性,展現 " 期望 " 并非難事,重要的是,尋找到更容易觀測落地的層面。
正如《新立場》此前所說,雖然現如今 AI 行業輿論以及市場認知拉通已然成為重要一環,但依然有角色將對 Agent 的探索落到更實際的層面,比如支付寶對 MCP 的探索,支付寶也有望成為掀起相關平臺相關行業某一 AI 熱潮的那匹 " 黑馬 "。
支付寶這些年并不算 " 舒服 ",既不是任何人的占位符,又要面對微信支付的生態擠壓,支付寶比許多角色都能更保持警惕和危機感,這種情況下到了 AI 時代,危機才會變為轉機。
而平臺對自身業務結合 AI 的理解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在 2025 年的現在,在 "AI 一天,人間一年 " 版本快速迭代的當下,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氣定神閑有時候也會制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