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小王沒有網購,卻突然收到了快遞,里邊還夾著一張刮獎卡,他出于好奇就用手機掃碼并按提示下載了一款軟件,在客服的誘導下開啟了充值返現任務。成功返現后,他覺得自己就是那個被餡兒餅砸暈的幸運兒,于是放松了警惕,繼續投錢,可隨后卻無法提現了,懷疑自己被騙后,立即向公安機關報了警。
小王將 35000 元分四筆轉給對方,警方經調查發現,其中一筆錢被轉入了嫌疑人史某某的賬戶。偵查發現,史某某經熟人介紹,為辦理基金下載了一個 App。App 上的 " 客服 " 要求他辦一張銀行卡,他按照指示辦理新的銀行卡后將其郵寄到指定的地址,并提供了銀行卡的密碼。" 客服 " 說等基金批到卡中后,再把卡寄還給他。
雖然史某某心存疑惑,但在利益驅使下還是照辦了。結果基金沒到手,史某某卻因涉嫌犯罪被移交檢察機關。他也知道自己的卡是不能出租出借給他人使用的,有可能涉嫌違法犯罪,但是自己仍抱著僥幸心理這樣做了。
目前,濱海新區人民檢察院以史某某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向法院提起公訴。最終,法院判處史某某拘役三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 3000 元。檢察官提醒:不要將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身份證等出租出售給他人。如果發現有收卡、賣卡行為的,請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