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8 日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
關于印發 2025 年對標先進深化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點內容如下
↓↓↓
根據《方案》,西安市將緊緊圍繞市委 " 深化六個改革 " 重點工作,堅持以改革破難題、增活力,以創新求突破、促提升,對標先進、聚焦痛點,深化運用 " 高效辦成一件事 " 理念,積極開展政府領域改革創新。聚力打好問題整改硬仗,統籌謀劃實施一批精準、高效、務實的改革舉措,有效破除一批制約發展、影響企業群眾獲得感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政府服務質效持續優化、行政效能整體提升、履職能力顯著增強,助力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更好結合,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支撐。
出臺惠企利民政策
全生命周期管理辦法
《方案》提出,高質量完成 " 高效辦成一件事 " 改革任務,完善常態化推進、清單管理、效果監測機制,推出 10 個特色主題服務場景,開展重點事項效果監測。強化政務服務清單化管理,嚴格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模式。建立權責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和政務服務事項在線調整機制,持續精簡優化行政審批服務事項。
加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推進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服務向主題式服務優化整合,創新 " 情景模擬 +AI 測評 " 培訓模式,培養 " 一窗通辦 " 全科服務隊伍。深化開展 " 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執法、處投訴 " 等活動,強化審管協同聯動。制定出臺西安市惠企利民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辦法,開展推進惠企利民政策 " 直達快享 " 專項行動,建立分類管理機制,推動政策兌現落實質效顯著提升。
提升 12345 熱線服務效能,優化 " 接、轉、辦 " 運行機制,探索設立 " 企業訴求 "" 創新創業 " 等服務專區。構建 AI 賦能體系,實現常見問題 " 一次解答 "、一般訴求 " 智能秒轉 "。深化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落實重大項目市區聯動機制,加強要素保障,優化審批流程。探索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推進全流程數據歸集共享。
構建全市智慧監管 " 一張網 "
在監管執法領域,拓展跨部門綜合監管場景,建立《跨部門綜合監管事項清單》動態管理機制,推出不少于 10 個 " 綜合監管一件事 " 應用場景,編制 " 綜合查一次 " 場景清單,實現 " 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
構建全市智慧監管 " 一張網 ",推進市 " 互聯網 + 監管 " 平臺升級和市、區兩級自建智慧監管平臺系統融合、數據共享,在 5 個以上監管領域探索應用 AI 人工智能技術,在 8 個行政執法領域推進 " 互聯網 +" 執法系統跨領域、跨層級應用。
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行為,統籌市、區縣兩級行政檢查計劃,推行 " 掃碼入企 "" 一表通查 " 等涉企檢查新模式,嚴格控制專項檢查次數,推進行政執法數據資源共享,提升行政檢查規范化水平。同時,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完善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及時更新發布收費目錄清單,實現目錄清單全覆蓋、清單之外無收費。
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
擁有量突破 32 件
深化拓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推進市場準入、勞動保障、金融服務、市場競爭、工程建設招投標等重點領域改革,推動解決一批制約營商環境建設的突出問題、有效優化服務企業服務項目的能力和水平。
高質量推進西安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制定出臺重大創新平臺服務產業發展、產業創新中心布局、工業倍增計劃、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等方面政策措施。深化政府場景資源開放和 " 鏈主 " 企業場景開放,推廣 " 校招共用 "" 校招企用 " 人才引育機制,加快形成教育、科技、人才、產業、金融 " 一張圖 "。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和轉化應用,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 32 件;新培育 2 個省級、5 個市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
聚焦企業群眾關切,立足實際、對標先進,謀劃推出不少于 50 項精準高效、務實創新、可觀可感的 " 微改革 " 事項,加快構建 " 一領域一亮點、一區域一品牌 " 的改革創新矩陣。提升營商環境投訴辦理質效,推行投訴標準化分類處置、掛賬銷賬、監督提醒制度,強化疑難訴求跨部門協同聯辦。
打造數字城市 " 一張底圖 "
在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方面,西安將全面完成數字資源中樞平臺建設,實現省市數據資源雙向共享流動,建立數據直達專區,推動民生保障、政務服務、社會治理、自然資源等重點領域國、省數據率先回流,支撐重大數據應用場景建設需求。加快推進政務服務系統整合攻堅行動,實現各級政務服務事項數據同源、動態更新、聯動管理。
強化政務服務數字賦能,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智能化水平,構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統一管理平臺,完成常用大模型本地化部署,為全市政務應用提供支撐。推進政務服務與 12345 熱線智能問答融合,打造便捷、高效、規范、智慧的政務服務 " 總客服 ",實現企業和群眾訴求 " 一線應答 "。
打造數字城市 " 一張底圖 ",建成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形成覆蓋全市域的高精度 CIM 數字底座,支撐工建審批、城市體檢、基層治理、應急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市區兩級協同應用。優化 "i 西安 " 服務功能,新增預付卡監管、電子消費券、幼兒園小學入學自助報名、中小企業精準服務等 10 個特色服務場景,新增高頻服務事項 1000 項以上,并建設掌上辦公端,實現公務人員掌上辦公 " 一網協同 "。
聚力深化改革 扎實解決問題
《方案》要求,全市各級各相關單位要把推進政府職能加快轉變,作為全面提升政府效能、增強政府履職能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立足推動政府側、企業側、社會側各項工作舉措聯動發力、同頻共振,切實提升工作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聚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要瞄準最高標準、主動對標一流,扎實踐行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改革理念和 " 以人民為中心 " 發展思想,緊盯發展所需、市民所盼,充分發揮重點改革的引領撬動作用和 " 微改革 " 的精準破題作用,以單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要立足本領域、本區域工作實際,積極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以探索創新打造特色優勢。要聚焦 " 打好問題整改硬仗 ",圍繞有效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問題,以及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面梳理各渠道發現的問題不足,建立問題清單、實行銷號管理,深化靶向攻堅、協同攻堅,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促進政府履職能力、企業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要強化對工作落實的全周期管理,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抓在實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來源 / 西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