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數智經濟
一路狂奔的榮耀,突然中途換帥。
1 月 17 日,榮耀發文官宣換帥,趙明辭去公司董事、CEO 等相關職務,李健接手趙明的工作。
自 2020 年底獨立以來,榮耀僅用四年時間就實現了公司初創時期的階段性勝利:從谷底快速回歸第一梯隊,并多個季度拿下第一,銷量穩坐中國手機市場的前五,在技術、產品、渠道上都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今,榮耀開啟新階段新征程,主動求變,換帥革新。盡管市場對一把手的突然輪換感到了錯愕,但這次換帥背后,有榮耀基于變局以及著眼長遠的深思熟慮與運籌帷幄。
當前,全球手機市場機遇和挑戰并存。一方面,中國整體的手機銷量正在重啟增長,華為的重新入局使得前五名席位 " 不斷輪換 ",競爭極為激烈。另一方面,出海尋求增量成為身處嚴重內卷中的手機廠商們的必答題,但廣袤的全球市場中也隱藏著不少挑戰與危機。
除了上述外部環境的競爭激烈,現階段榮耀正值 IPO 前夕,穩住國內市場成績同時加速出海拿下更多成績將成為最大考題。對任何人來說,在當前行業變局疊加自身換擋的情況下,出任掌舵人之位,是挑戰也是責任。
結合行業趨勢,對榮耀來說,目前面臨著兩場關鍵的戰役:
第一是,在 AI 手機的行業爭奪戰中,跳脫友商追趕現狀,持續保持領先身位;
第二是,維穩自身在極度內卷的中國市場的市場地位,同步走向全球尋找新增量。
兩場戰役的背后,是榮耀的戰略進階,也需要領導者能力模型的精準匹配。
企業需要與其戰略同頻的領導者。正如,2014 年,微軟欲求發力云計算,時任微軟云負責人的薩提亞 · 納德拉即是 CEO 優選。時間給出了答案,十年之后,納德拉不僅讓微軟云躍居全球第二大云廠商,更讓微軟把握住了在云時代的機會,進而趕上了 AI 時代的列車,從 Cortana 到 Copilot 實現了 AI 的加速落地;而巨頭蘋果同樣經歷了火箭分級推進般的發展階段,在喬布斯打造出一系列經典產品開創市場先河之后,如今的商業經營奇才、供應鏈大師庫克完成了蘋果的商業化加速,將蘋果帶入萬億市值美元俱樂部。
" 一個成功的領導者,知道如何在變化中尋找機會,并帶領團隊共同成長。" 正如通用電氣 CEO 杰克韋爾奇所言,只有把握變革,適應變革,才能穿越周期,變則強,不變則亡。
對榮耀來講,獨立后的前 4 年是夯實基礎能力的 4 年,完成了從零到一的企業創始階段,但在未來全球化擴張中,更需要一位具有全球化視野的掌舵者。
而李健的履歷中可以看出,這位前華為悍將的確很符合當下全面開啟全球化發展階段的榮耀的戰略需要。自 2001 年加入華為,20 多年間,技術出身的李健,熟悉從底層通信技術到上層軟件算法,曾參與 3G 基站產品開發,無線算法及智能天線關鍵技術研發,而且又經歷全球市場淬煉,擁有豐富的全球銷售與服務、全球大客戶及區域業務管理經驗。
如今,在新挑戰之下開啟全新征程的榮耀臨陣換帥,新帥李健將如何帶領榮耀團隊進軍未來?成為資本市場、手機市場和用戶共同關注的焦點。
AI 手機的關鍵賽點
每一次技術突破,都會引起一場行業新舊勢力的排位賽,AI 正是目前手機行業中的關鍵賽點。
榮耀獨立剛剛進入第 5 年,在 AI OS、工程技術、商業模式上經歷了從零到一的構建。其中在 AI 領域,不同于行業普遍的點狀跟隨、引進云側大模型,在過去 AI 技術規模化爆發的兩年中,持續耕耘端側 AI 領域的榮耀非常積極,以遠見卓識的戰略規劃,建立了一整套體系化的 AI 四層架構。
2024 年 3 月,榮耀發布了 AI 使能的全場景戰略,實現了從 AI 使能跨系統融合、AI 重構操作系統,到 AI 在端側的應用,再到 AI 的端云協同的戰略規劃,成為業內唯一在四層架構能力上完成布局的廠商。無獨有偶,蘋果在隨后的 WWDC 大會上 " 跟進 " 了這一戰略布局,業界一片嘩然。
此外,2024 年間,榮耀完成了一系列端側 AI 的應用落地。2024 年初,MagicOS 8.0 行業首發意圖識別人機交互,定義智能終端交互新范式;2024 年 9 月,榮耀推出了行業首個跨應用開放生態 AI Agent(智能體)。10 月底,能 " 一句話替用戶點咖啡 " 的 YOYO 智能體便在榮耀旗艦手機 Magic7 系列上落地。近期,OpenAI 首個 AI 智能體產品的問世,更是指向 2025 年將是智能體之年。從蘋果跟進到 OpenAI 同頻共振,無不表明,深耕 8 年 AI 的榮耀,已走在行業前端。
除此之外,榮耀還以 AI 賦能影像、屏幕、影音等多個領域,其中,AI 馭光引擎與 AI RAW 大模型的到來,改寫了手機影像的發展歷程:其中,榮耀 AI RAW 大模型技術可解決多達 200 余種畫質退化問題,最高可將中高倍數拍攝的清晰度提升 50%,打破了之前主要靠硬件提升畫質的行業上限。
對于 AI 戰略的前瞻性,使得以 Magic 系列為代表的榮耀產品跳脫行業同檔競爭,從獨立前的側重性價比市場完成高端化轉型,成為市場之中的后起之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端側 AI 技術,榮耀還在 2024 年迎來了更多創新解決方案的全面爆發,如青海湖電池、綠洲護眼屏、巨犀玻璃、C 系射頻增強芯片、E 系能效增強芯片等諸多自研技術迎來批量落地,幫助榮耀完成了從追趕者到領頭羊的角色轉變。
面對接下來 AI 技術趨勢席卷全球的新階段,榮耀更加需要這樣不僅深諳技術,同時具備深厚的技術商業化落地經驗的掌舵人,而擁有深厚技術研發背景,同時也深諳市場規律的李健,成為當前正在深化 AI 變革與重構革命的榮耀的不二選擇。
行業之中已有先例,華為有不少技術出身的人才走向管理崗,鍛煉出了綜合類人才,成為企業中流砥柱,比如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余承東曾經也是一線技術員。研發工程師出身的李健,在榮耀新階段開啟之時接任領導班子工作,恰逢其時。
全球化的新征程
" 不出海,就出局。" 這是最近兩年在中國企業中流行的一句話。
出海,是包括手機在內的眾多消費電子公司的共識,也是榮耀的必答題。
目前,榮耀在全球化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績,勢頭迅猛。2024 年,榮耀海外市場手機年度增幅 50%,12 月海外銷量占比超過 50%,并躋身全球高端市場(600 美元以上)TOP5。
另外,榮耀在全球市場推行因地制宜的策略,如在運營商主導的歐洲市場,以高端旗艦產品全面突破歐洲前五大運營商,德電、沃達豐、西班牙電信、法國電信和英國電信,并在其子網全面上 Magic 旗艦系列和 HONOR 數字系列,備受各區域市場當地消費者認可。其中,2024 年第二季度,榮耀大折疊屏超越三星,躍居西歐市場第一;Magic 直板旗艦系列海外市場連續 3 年實現銷售額復合年增長率超 100%。
盡管全球化拓展已有斐然成績,但榮耀正面臨海外市場走深走實的戰略深化,尤其在開拓海外增量市場之時,仍面臨諸多挑戰。
例如,企業出海首先要重點關注的就是 " 安全合規 " 的問題,需尊重與遵循每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此前榮耀已攜手谷歌云完成 AI 體驗與服務出海初步探索,下階段更為全面的 AI 智能體落地將成為關鍵,一位擁有全球化、在地化經驗的掌舵人對于這個階段的榮耀來說,可謂至關重要。
早在華為做產品經理的時候,李健在海外市場就 " 啃過硬骨頭 "。外派尼日利亞時期,李健曾在 40 ℃左右的天氣里一個人拎著電腦和投影儀,三個月簽回了 3000 多萬美元的訂單,并在第三年創造了 4 億美元的業績。而出色的業績背后,是為常人所不能為的韌勁與拼勁,在尼日利亞市場拓展初期,李健曾為了見到客戶總裁一面,硬是在外面等了三個小時,直到對方要上廁所的間隙才在廁所門口堵住對方,贏得之后的會面機會,可見其項目推進能力。隨著其上馬操刀榮耀全球化進程,這種能打勝仗、敢打硬仗的作風,或將加持榮耀全球各區域團隊,成為 " 世界榮耀 " 的強大推進器。
在攻克華為的 " 上甘嶺 " 尼日利亞和西非市場后,李健在華為分別擔任銷售與服務體系總裁特別助理、客戶群及區域業務支持部總裁、東北歐地區部總裁、人力資源委員會成員、片區聯席會議管理團隊常務成員、片區聯席會議副總裁、LTC 全球流程責任人 ( GPO ) 、美洲片區總裁、歐洲片區總裁、公司干部管理團隊成員、ICT 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等職務。
其中,"LTC 全球流程責任人(GPO)" 的履歷相當重要。LTC(Lead to Cash,從線索到現金)是華為主業務流程之一,涵蓋從獲取銷售線索到收回款項的全銷售流程。而 GPO(Global Process Owner,全球流程負責人),意味著李健不僅要 " 盯 " 整個銷售過程,而且還需要前置化的設計好銷售過程中的安全、合規等重要問題,保證業務的順利進行。
流程管理是華為管理中頗具特色的一環,曾有許多科技創業公司的創始人都專門學習華為這套管理方法,尤其是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更需要提前做好標準化、合規化的管理。
相信李健在這方面的經驗,將在 IPO 前夕,極大加速和規范榮耀公司的整個出海進程。
" 在激烈的商戰中,贏家往往是不斷尋找并積極投身于具有良好市場前景行業的公司。" 杰克韋爾奇稱。
從榮耀過去四年的發展中,我們已經看出其具備這樣的潛質。憑借 AI 和全球化,榮耀正在開啟新一輪征程,未來能否在新領導人的帶領下,殺出重圍,構建并實現世界榮耀的遠大目標,時間將給予答案。
光錐智能"AI 交流群 "已建立,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小助手微信(GZZN2019)溝通進群。
聯系我們
王一粟
創始人 / 主編
ID:cishicike000
※添加時請備注公司 + 姓名 + 來意